【摘 要】
:
气候变化深刻影响农田生态系统中作物的生长和生产力。磷(P),作为第二重要的植物营养元素,能够调节作物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因此,研究气候变化下作物磷吸收和土壤磷动态对明确气候变化下维持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性至关重要。然而,大气CO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作物生长和土壤磷组分的影响,以及相关微生物机制鲜有研究。因此,本研究利用开顶式生长室(OTC)探究气候变化对东北黑土区主要作物大豆、水稻和玉米根际土壤磷组分
【出 处】
: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候变化深刻影响农田生态系统中作物的生长和生产力。磷(P),作为第二重要的植物营养元素,能够调节作物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因此,研究气候变化下作物磷吸收和土壤磷动态对明确气候变化下维持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性至关重要。然而,大气CO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作物生长和土壤磷组分的影响,以及相关微生物机制鲜有研究。因此,本研究利用开顶式生长室(OTC)探究气候变化对东北黑土区主要作物大豆、水稻和玉米根际土壤磷组分的影响;利用13CO2标记技术,解析大气CO2浓度和温度升高条件下,根际激发效应与磷转化的耦合关系;采用高通量q PCR技术,揭示在气候变化下作物根际土壤有机磷矿化的微生物作用机制。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在施磷肥和不施磷肥条件下,大气CO2浓度和温度升高分别增加大豆磷吸收23%和28%,水稻磷吸收34%和13%。大气CO2浓度和温度同时升高降低大豆根际土壤有机磷含量,却增加水稻根际土壤有机磷含量。大豆根际有机磷含量与酸性磷酸酶活性呈负相关关系,然而在水稻根际呈正相关关系。因此,气候变化影响大豆根际土壤磷转化以矿化为主,而水稻则以磷固定为主。此外,大气CO2浓度和温度同时升高增加了大豆施磷土壤磷转化相关基因丰度,如pho D(碱性磷酸酶合成基因)、pho C(酸性磷酸酶合成基因)、pst S(磷酸盐特异性转运蛋白酶)和phn X(磷酸酯酶基因)。大气CO2浓度和温度升高通过调控根际微生物功能进而影响土壤磷转化及作物磷吸收,微生物磷转化功能基因在根际磷的转化中起着重要作用。2.连续4年CO2浓度和温度升高促进玉米生长,增加玉米磷吸收。大气CO2浓度和温度同时升高使玉米根际Na HCO3可提取无机磷(Na HCO3-Pi)下降了24%,Na HCO3可提取有机磷(Na HCO3-Po)增加了22%。然而,CO2浓度、温度以及两者同时升高使Na OH可提取有机磷(Na OH-Po)分别降低了27%、74%和20%。CO2浓度和温度同时升高显著增加玉米根际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p<0.05),而且酸性磷酸酶活性与Na OH-Po呈负相关关系。大气CO2浓度和温度同时升高增加了根际土壤pho C、pho D和pst S基因拷贝数。有机磷矿化作用是玉米根际磷转化的主要生物学过程。因此,在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应注重施用有机肥可能是维持磷有效性重要途径。3.长期CO2浓度升高使高有机质和低有机质黑土中的大豆生物量呈上升趋势。2018年和2020年CO2浓度升高增加大豆磷吸收,然而,2021年大豆CO2浓度升高使大豆磷吸收呈下降趋势。此外,在高有机质黑土中,CO2浓度升高降低了大豆根际Na HCO3-Po含量;在低有机质黑土中,大气CO2浓度升高显著使Na OH-Pi含量下降,却提高了有机磷Na HCO3-Po和Na OH-Po含量。大气CO2浓度升高未影响大豆根际磷酸酶活性。然而,在高有机质黑土中,大气CO2浓度升高使根际土壤pho C和pst S基因拷贝数分别增加53%和19%。低有机质黑土中大豆根际土壤pst S基因拷贝数增加了44%。因此,长期气候变化条件下,高有机质黑土中作物和土壤微生物对磷素的需求降低土壤有机磷含量,而对无机磷的影响并不显著;然而,在低有机质含量黑土中,长期高CO2浓度主要影响无机磷组分以及相关功能基因。4.大气CO2浓度、温度以及两者同时升高促进大豆光合碳向地下部的输入,增强土壤呼吸。而且,在CO2浓度升高处理下,呼吸产生的CO2中,来自土壤碳呈增加趋势,说明气候变化对土壤有机质降解产生了正激发效应。气候变化条件下,大豆地上部磷吸收量增加,进而导致大豆根际Na HCO3-Pi、Na HCO3-Po和Na OH-Po含量下降。CO2浓度和温度升高促进了土壤微生物量碳增加,而且有关碳降解功能基因abf A和Man B的拷贝数呈上升趋势,刺激了土壤有机碳的降解。磷转化功能基因gcd、pho C和phn K拷贝数在大气CO2浓度升高处理下呈现增加的趋势,此外abf A、Man B和pho C功能基因与Na OH-Po呈现负相关关系,说明碳降解和有机磷矿化相互耦合,气候变化促进土壤有机磷的矿化。
其他文献
水稻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但其生长过程受到多种病虫害的威胁,其中以稻飞虱最为严重。我国发生的稻飞虱种类主要包括褐飞虱和白背飞虱,是我国的一类农作物病虫害,也是亚洲稻区威胁最大的迁飞性害虫。近20年来,稻飞虱在我国华南西南稻区的发生面积大、暴发频率高,造成了较严重的稻谷产量损失。有效防控稻飞虱的前提是大范围高精度的种群动态监测预报。然而由于稻飞虱种群时空动态的复杂性,人们对大尺度下稻飞虱种群动态认
阵列三维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具有三维空间分辨能力,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安检及雷达散射截面积(Radar Cross Section,RCS)测量等军用和民用领域。然而,基于匹配滤波原理的三维成像结果通常有较高旁瓣且易受背景噪声干扰,难以满足高精度成像的要求。基于稀疏重构原理的三维成像算法虽然可以改善图像质量,但是在用于三维稀疏成像时,所需计算时
分布式雷达系统是一种新体制雷达,其将空间内广泛分布的雷达节点,通过组网技术组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并以协同的方式对空间信息进行感知与获取。分布式雷达系统具有空间复用性、多自由度等众多优势,是雷达发展的重要方向。对分布式雷达系统的拓扑构型及资源进行优化可以充分利用其分布式探测的体制优势,使系统检测、定位、跟踪等多方面的性能得以显著提升。因此,拓扑构型及资源优化是分布式雷达的关键技术之一,已成为国内外雷达
东北中高纬度地区处于东亚季风边缘地带,发育了大面积泥炭地,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在湿地生态系统演化、土壤-生态系统共同进化的过程中,磷元素作为重要的营养元素均参与其中。在泥炭地中,有机磷逐渐累积在植物残体中,长期影响土壤磷库及磷形态分配。东北寒冷气候条件和泥炭地厌氧土壤环境使有机磷能够较为稳定的随泥炭层的形成保存在剖面中。不同演化阶段的泥炭地由于植被、土壤环境等原因导致对磷的积累、利用机制差别较大,
目标检测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共性基础问题,在公共安全、智能制造、智能交通等诸多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然而,实际应用场景通常包含目标种类数目繁多、尺度变化大、背景噪声干扰以及模态数据差异等复杂分布特性,导致目标检测面临目标漏检、类别混淆、定位困难等关键问题。研究有效的目标检测模型成为计算机视觉领域和多媒体应用的迫切需求。因此,本文围绕上述问题开展视觉目标检测关键技术研究,以构建高效的目标
太赫兹通信技术作为敲开未来6G高速通信的关键钥匙,已成为通信与信息科学领域需求导向的重大科学问题研究方向之一。太赫兹直接调制技术有望实现高速大容量数据传输以及波束的快速捷变和扫描,对于推动太赫兹通信以及成像等系统实现应用有着重要作用。而大功率容量的太赫兹源、高性能的调制器件等诸多核心器件已成为太赫兹应用领域最核心、最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此外,面向实际应用的太赫兹系统,对模块的集成小型化提出了新的要
不同规模的节理广泛存在于岩体中,是影响岩体力学性能、控制岩体工程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其还是岩体中地下水渗流的主要通道,在外部荷载作用下会发生法向闭合变形,引起节理的微观变化,进而引起渗流。在天然节理中,岩石节理多以充填岩石节理的形式存在,充填介质对变形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研究充填岩石节理法向闭合变形特性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制备了具有第5~10条Barton标准剖面线形貌特征的6种水泥浆类岩石节理试件,
秸秆还田是提高农田土壤有机碳储量,维持土壤质量,提供作物养分的重要农艺措施。根际微域是土壤养分转化的生物化学过程的热点区域,植物碳流影响根际微生物的活性,进而影响秸秆氮的矿化速率,解析根际效应影响秸秆氮矿化的微生物作用机制对于提高后茬作物对秸秆氮的利用率,完善农田土壤氮循环理论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不同秸秆碳氮比影响土壤有机碳沉积及其稳定性,这一转化过程取决于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响应,解析秸秆有机氮矿
柱状节理是常见于玄武岩中的一种原生张性破裂构造。由于柱状节理的存在,完整岩块被切割成规则或不规则的棱柱型块体,形成柱状节理岩体,其内部富含多组节理切割面及微裂隙,在开挖前紧密咬合,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质;但开挖后易错动滑移,力学性质迅速劣化,具有显著的卸荷松弛特性。本文采用室内物理模型试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规则柱状节理岩体卸荷力学特性,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针对单一柱状节理通过法向卸荷试验
随着国家高速公路网的逐渐完善,高等级宽幅公路逐渐向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发展。然而,在沥青路面吸热与全球气候升高的影响下,路基底部多年冻土温度会迅速升高,路基将会出现热融沉陷等一系列病害,这给宽幅冻土路堤的稳定带来了更多的困难。通风管路基作为一种主动降温的路基结构,能降低路基多年冻土地温、抬升路基人为上限,现在已经被青藏铁路广泛采用。传统的通风管因为埋设方式受地形限制较大,通风效果差,管口容易被风砂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