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运动控制器的双轴伺服驱动器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ui2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轴伺服系统在工业控制领域应用非常广泛,常常作为工业生产线设备的子系统存在。常见的双轴伺服系统有XY平台、双旋转平台、二自由度电机等。伺服控制系统对双轴伺服电机的控制能力,直接决定了双轴伺服系统的性能。现有的双轴伺服控制系统采用运动控制器到伺服驱动器的架构,这种传统架构简单清晰,但是具有体积大、成本高、信号易受干扰、信号匹配耗时等缺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新的伺服系统架构。新架构将运动控制器和两个伺服电机驱动进行整合,成为规划控制模块到功率放大模块的结构。运动控制模块完成了从规划到控制的全部运算。功率放大模块则放大电压和电流。基于这种新架构,本文开发出双轴伺服驱动器。双轴伺服驱动器是一种带有路径规划功能的驱动二自由度电机的驱动器。它可以完成从轨迹规划和速度规划到运动控制再到功率放大的整个双轴伺服控制流程。它适合用于驱动二自由度系统,如二自由度直线旋转电机,也可以用于驱动二自由度平台,如XY平台。和传统架构的伺服系统相比,双轴伺服驱动器体积更小,成本更低。更重要的是,在新架构下双轴伺服驱动器不再有运动控制器与伺服驱动之间通信受干扰的问题。  本文围绕双轴伺服电机驱动的研发,提出了不同于传统伺服系统的双轴伺服驱动结构,阐述了伺服电机的控制原理。核心算法采用矢量控制算法。同时,运动控制使用改进式数字PID算法,在电机起动中使用初相位检测算法,在轨迹规划和速度规划中使用的直线插补和圆弧插补算法。  硬件设计方面,本文完成了控制电路和驱动电路的设计,重点分析了器件选型,完成了信号处理,研究了电路抗干扰等。软件设计方面,本文实现了从驱动器基本功能到直线圆弧插补、速度规划的整个系统构建。软件设计的重点在于按照相应的算法原理实现各部分功能和充分利用控制芯片的运算能力。  为了考察双轴伺服驱动器的性能,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实验中,以直线插补和圆弧插补运动下的轮廓误差和跟踪误差为指标,证明了本设计中的双轴电机驱动在用于XY平台的驱动时性能优于基于传统结构搭建,使用了现有工业产品的伺服系统。
其他文献
学位
遥感图像中结构化目标是指遥感图像中拥有特定的结构,并且与周围环境具有一定区分性的固定结构类目标,对这类目标的解译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但结构化目标检测面临着场景复杂、多尺度、多视点、同场景目标种类多等问题,要实现准确检测仍存在较高的难度。结构化目标待识别的对象种类多,但现在并没有具有一定普适性的方法,对不同的目标往往要使用不同的方法识别。因此本文提出了一套通用的遥感图像中结构化目标的检测方法。本文中的
神经网络具有并行机制、自学习和自适应能力,可以用来逼近任意复杂的非线性系统,能够学习与适应不确定系统的动态特性,有很强的鲁棒性和容错性,可以快速进行大量运算。这些特点显
尿沉渣检查是对尿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等有形成分的检查,是医生为患者进行尿样分析的重要依据。传统的人工检测法效率低且误差大,现已被更加标准化、智能化的尿沉渣分析仪取
铁路设备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因为环境的复杂性,经常会受到包括雷电在内的各种信号的干扰而导致故障发生。而现阶段,当铁路设备因为雷电等原因发生故障时,没有一个有效的方法
家具企业在经过十几年的高速发展之后,开始进入了竞争激烈经营困难的境地,进入了“微利”时代。家具企业的竞争已由传统的价格竞争、质量竞争、服务承诺等,进而向物流领域竞争延
高压变频技术因其调速性能好,节能效果显著,在矿用电机驱动领域得到了快速发展。随着新型电力电子器件向高电压、大电流方向迅速发展,多电平拓扑逆变器成为高压变频调速主电路的首选方案,本文以矿用电机的三电平变频器的控制为主题,主要研究了异步电机的矢量控制和三电平高压变频器的实现算法。本文首先分析了异步电机的数学模型和矢量控制原理,通过对不同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的分析,设计了转子磁链的观测模型及无传感器的模型
二极管箝位式三电平逆变器作为一种常用的三电平逆变器拓扑结构,广泛应用于高压大功率的场合。这种逆变器具有耐压要求低、输出电压谐波含量小等优点而越来越成为变频器领域中的热点研究问题。由于三电平逆变器开关器件数目众多,因此它的控制复杂,对三电平逆变器的控制技术就成为了研究的核心内容。本文主要对它的控制技术进行研究,以此拟作为今后进一步研究的基础。首先以载波调制为基本的调制方式,分析了三电平逆变器的拓扑结
侧抑制机制存在于生物神经系统中,是神经系统信息处理的基本原则之一,能够运用在图像处理的各个方面,使得处理结果图更符合“人眼”的视觉效果。基于生物生理特性,研究者们提
大型轮机模拟器已经广泛地应用于教育培训、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的领域之中,它在仿真功能以及可视化人机交互等方面都已经达到相当逼真的效果。目前,轮机模拟器的应用主要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