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多组分反应的研究与发展已经成为化学合成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本论文系统研究了3种三组分串联反应,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论文发现了以水为介质,无催化醛、乙酰丙酮和硫醇三组分反应制备β-硫代二酮化合物的新方法。考察了反应条件如反应溶剂、底物投料比例、反应时间和底物结构变化等因素对三组分反应的影响。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底物结构变化会影响反应的产率,醛和硫醇上的取代基的电子效应和位阻效应都会影响反应结果。研究提出了相应的三组分反应的可能机理。论文探索了在无溶剂条件下乙二胺双醋酸盐(EDDA)催化醛、1,3-二羰基化合物和烯醚三组分反应制备2,3-二氢吡喃衍生物的新途径。考察了反应条件如催化剂、反应溶剂、反应时间变化、反应温度变化、催化剂的用量以及底物结构对该三组分反应的影响。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最优的反应条件是在无溶剂时,醛、1,3-二羰基化合物和烯醚的底物投料比例为1/1.2/3,催化剂乙二胺双醋酸盐(EDDA)的用量为0.1当量,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12个小时,可以得到一系列的较高产率的2,3-二氢吡喃衍生物。通过比对核磁共振氢谱数据和分析X-射线单晶解析数据确认了2,3-二氢吡喃衍生物的顺、反构型;研究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反应机理模型。论文探索了生物大分子牛血清白蛋白(BSA)的催化新功能:研究发现BSA可以催化Gewald反应。详细地考察了反应条件如反应溶剂、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底物结构变化对Gewald反应的影响。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反应底物脂肪环酮的环的大小以及脂肪支链酮的链长等因素都会对反应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研究提出了反应的可能机理。论文研究发现有机小分子L-赖氨酸在甘油溶剂中可以有效地催化Gewald反应。论文详细地考察了反应条件如氨基酸催化剂、反应溶剂、反应温度和底物结构变化对Gewald反应的影响以及甘油溶剂的回收利用情况。实验研究结果表明,L-赖氨酸/甘油溶剂反应体系可以重复回收利用5次以上,活性基本没有损失。论文总共合成了73种化合物,其中26种β-硫代二酮化合物、1种β,γ-二硫代酮化合物,2种Knoevenagel缩合产物、19种2,3-二氢吡喃衍生物、25种2-氨基噻吩衍生物,产物经1H-NMR、13C-NMR、FTIR、HRMS等手段表征分析和验证,其中46种为新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