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学生外语学习的评价是一个收集和组织学生外语学习过程中的各种信息,以便让教师和学生本人了解学生学习进展情况,并进一步促进学习的过程。目前,在我国各类职业学校中对学生英语学习的评价采取的多是以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期中、期末考试成绩是主要的评价来源,甚至是唯一标准。对于大多数英语成绩较差的职业学校学生来说,仅仅关注评价结果的终结性评价无疑会严重影响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也不利于教师对学生的全面认识和评价。因此,我们必须探索出一种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的评价模式。加德纳认为每个人至少有八项智能,它们以复杂的组合方式有差异地体现在每个人身上。同时,每个人相对较弱的智能在积极的鼓励和指导下也能得到很大的发展。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人本主义理论倡导受教育者首先是一个人,然后才是一个学习者。因此,学习者只有在基本生理和心理需求得到满足以后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美国斯坦福大学的Flavell教授提出了元认知理论,即“对认知的认识”。强调对认知过程的关注、反馈,以便从反馈的信息中学习。基于以上理论,教师在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时不能仅仅局限于对学习结果的评价,应更多地采用形成性评价以关注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各方面能力的体现以及学生的情感需求,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和反思自己及同伴的学习过程,进而改善学习状况。据此,本文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英语学习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假设:1、形成性评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2、形成性评价有助于唤起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3、形成性评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本文包括两个实证研究,一是对衡阳市四所中等职业学校167名学生和26名英语教师做的形成性评价的需求性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信心都很低,并且认为他们的老师并不真正关心他们的学习过程。二是作者在任教的衡阳幼儿师范学校选取两个班作为实验班和控制班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实验。控制班仍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实验班则采取形成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标准化考试)为辅的评价模式,通过观察、谈话、档案袋评价、学生自评、互评等方式充分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以综合得分和学期学习评语的形式对学生一个学期的英语学习给出全面评价。最后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前后的标准化考试成绩进行对比,再次对实验班进行学习情况和评价状况的问卷调查,并进行实验前后的数据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班学生在学习成绩、学习兴趣、学习信心方面都有明显的提高。验证了实验前所提出的假设。但该研究也发现形成性评价耗费的精力和时间比较多,评价的信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形成性评价要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并将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真正付诸实践。充分利用形成性评价的反馈作用,使学生对学习、教师对教学积极反思并改善,同时,在实施形成性评价的过程中发现学生除语言和认知能力以外的其他方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