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统计资料表明,自中央财政推行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以来,补贴的农作物种类由2007年的五个增加至油料作物、天然橡胶等十六个大宗农产品及七十多个地方特色农产品,范围大致涵盖涉及国计民生与粮食安全各种的大宗农产品。同时,国家根据区域、险种的特点采取不同的补贴措施,补贴比例逐渐增加。2020年,中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815亿元,其中全国各级财政共承担保费补贴603亿元,为农民提供农业风险保障4.13万亿元。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统计资料表明,自中央财政推行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以来,补贴的农作物种类由2007年的五个增加至油料作物、天然橡胶等十六个大宗农产品及七十多个地方特色农产品,范围大致涵盖涉及国计民生与粮食安全各种的大宗农产品。同时,国家根据区域、险种的特点采取不同的补贴措施,补贴比例逐渐增加。2020年,中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815亿元,其中全国各级财政共承担保费补贴603亿元,为农民提供农业风险保障4.13万亿元。我国气象灾害频率高,受灾、成灾面积大等是农作物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据统计,2020年农作物受灾面积为1995.77万公顷,绝收面积为270.61万公顷,且自然灾害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37.015百亿元,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气象风险挑战。农业保险作为农业生产者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与有力手段,应当与农业生产所承受的风险匹配。然而,我国农险保费补贴政策中只是简单地按照地域划分制定补贴比例,如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的比例以及地方承担的先行补贴比例在确定时都未考虑过区域气象风险的大小,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气象风险与农险发展不适配。因此,为助力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我国急需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实施差异化的农险发展战略。本研究采用2005至2019年间的农业统计数据、保险业数据,选用HP滤波法对我国各省的气象风险水平进行量化,同时对我国农业保险的区域发展差异进行了多个维度的测度: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基尼系数及泰尔系数,并进一步将泰尔系数分解为区域间与区域内的不平衡程度,以明确农业保险区域发展差异的主要来源,分析得出: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在区域间存在不平衡性,各个区域之间差距远小于区域内部的差距,通过对东、西、中部内部的不平衡情况的进一步拆分,我们发现经济发展水平与农险发展的均衡水平没有明确的相关性,即经济最好的东部和经济最差的西部地区在农险发展中最不平衡,而中部区域内的农险发展较为均衡。基于以上,以量化后的气象风险作为核心解释变量,农业保险深度为被解释变量,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财产保险保险深度、农作物播种面积、农业相对地位、农业支出财政占比、政府自然灾害救济支出为控制变量,利用面板数据的回归,探究气象风险对农业保险区域发展差异的影响。为探究气象风险对农业保险区域发展差异影响的作用机理,进一步采用滞后一期的农业保险赔付额作为中介变量并检验其中介作用,对检验结果进行原因分析。综上所述,本文得出的结论有:(1)在2005至2019年期间,我国农业保险的区域发展差异水平有一定波动,但总体上地区农业保险发展的水平差异在逐步减小,且东、西、中部区域内发展差距远大于各区域间发展差距;(2)目前我国的气象风险与农业保险发展水平呈负相关,存在区域性不匹配的问题,保险公司农业保险供给对气象风险变化的反映弹性大于农户的农业保险需求,进一步导致农业保险发展水平降低;(3)滞后一期的农业保险赔付支出在相对气象产量与农业保险深度中中介效应显著,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农业保险为政策性保险,其发展离不开中央财政以及当地政府的助力,同时农业保险作为抵御农业风险的手段,其发展应与各地气象风险水平相适配,以更好地发挥其经济补偿的作用。本文站在气象风险的角度对我国农业保险区域发展差异进行研究,提出如下建议:(1)地方政府要因地制宜,制定以气象风险为基础的特色农险实施政策;(2)中央实行区域间差异化的农业保险发展策略;(3)各地政府重视气象风险,积极保障农业发展;(4)鼓励农业保险公司结合气象条件进行险种创新;(5)加强政府对农业保险的监督力度,严格规范保险市场秩序。
其他文献
金融市场产品种类丰富多样,为追求利益最大化,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常常将过高风险的金融产品推荐给没有经验的金融消费者,或者隐瞒产品的风险属性,一味强调其收益率,其不当推介行为往往导致金融消费者承担与其风险承受能力不匹配的巨额损失。为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规范金融机构行为,我国金融消费者适当性制度正在逐渐完善中。金融消费者适当性制度包括金融消费者的界定,金融机构的适当性义务以及违反适当性义务的民事责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家庭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居民购买保险进行风险管理的意识也不断增强,医疗险、重疾险等保障类产品快速增长。然而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家庭健康险参与率仍然较低,且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在保险交易复杂化的背景下,学者们开始研究个体行为对居民参与保险市场的影响。我国作为传统的“关系型社会”,社会网络扩大带来的人情往来支出日益增加,成为家庭消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智能合约的应用场景也逐渐增多。然而,智能合约在法律上的性质仍不明晰,给实践带来困扰。本文拟综述现有属性争议观点,并考察智能合约的订立过程,以期能够厘清智能合约的法律属性。国外司法实践已经反映出智能合约可能导致合同纠纷,因此认定智能合约是否具有合同属性有其必要性。目前,智能合约存在法律属性上的争议,包括非合同说、合同说、合同形式说以及功能决定说等观点。然而,现有观点存在关注合同
劳动合同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订立劳动合同进行磋商、接触的过程中,在双方就劳动合同的订立初步达成一致意见后,一方违背诚实信用原则,拒不签订劳动合同,从而造成对方信赖利益损害的责任。劳动合同缔约过失责任的核心是损害赔偿问题,缔约过失责任性质是独立于合同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第三种责任还是侵权责任,影响到损害赔偿范围的认定思路。应首先明确缔约过失责任在性质上属于侵权责任,缔约过失损害属于纯粹经济
中国是受地震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人民对地震带来的巨大破坏力与杀伤力记忆犹新。保险作为主要的损失融资方式对减少受灾群众的财产损失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保险也是典型的非必需品,个体的风险偏好对于商业保险产品的需求起到关键作用。基于上述客观背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可总结为:“以地震为代表的外部冲击是否会影响个体的风险偏好及商业保险需求,且个体风险偏好作为中间变量,在地震影响个体商业保险需求的过程
证券市场的发展依赖于广泛投资者的参与,而投资者的信心来源于市场信息的机会平等,利用信息优势进行牟利的行为因其损害了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的信任基础而应当被禁止。在禁止内幕交易的刑法制度构造中,违法所得这一指标具备定罪量刑以及罚金刑基准的重要尺度作用,但是法律以及司法解释并未给具违法所得的具体核算规则。随着证券市场的深入发展,内幕交易犯罪行为类型也日趋复杂多样,而对于内幕交易犯罪违法所得的具体核定方式的矛
近年来,伴随着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数字经济的扩大,对网络技术的应用越来越频繁甚至于依赖,这在提高生产力和社会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风险。据Cybersecurity Ventures估算,2021年因网络事件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接近于世界经济的10%,大约6万亿美元。社会各界开始广泛关注网络安全保险这一新兴领域,政府部门、保险公司、网络安全企业在法律政策制定、保险产品开发、服务模式优化等方面展开了积
瑕疵异议期,是指对于买卖合同中出卖人交付的标的物,买受人进行检验并在发现瑕疵后进行通知的时限。此期限直接影响物的瑕疵担保责任是否成立。质量保证期,是指买卖合同中出卖人承诺或法律明确规定的标的物符合质量标准或保证使用性能良好的期间。标的物于此期间内出现不符合约定之情形,出卖人需承担约定或法定的质量保证责任。瑕疵检验期起算于标的物交付之时,质量保证期起算于主给付义务完成之时,原本于买卖合同轨道上居先后
作品元素的商品化有利于充分开发作品的商业价值,为作品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我国并无明文规定的权利专门保护这类利益,法院依据知识产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解决相关纠纷。不少学者认为既有法律对这类利益的保护存在局限,实践中法院适用多部门法解决纠纷难度较高,因此支持创设一项单独的权利保护作品元素商品化权益。近年来,一些商标行政案件判决中出现有关作品名称、角色名称商品化权益的讨论,更是激起支持设权保护的声音。
基本医疗保险是指国家制定法律,采取强制手段,建立医保基金,当参保者因疾病或者意外伤害导致的医疗服务费用,由医保基金按规定进行费用补偿的一种社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是对居民的最基本保障,保障居民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可以得到满足。医疗保险费的缴纳是由单位及单位职工或者是我国居民和政府补贴费用共同组成的。根据国家医保局公布《2019年全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2019年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