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充分利用要素禀赋优势,积极融入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同时辅以优惠的外向型经济政策,创造了“出口增长奇迹”,迅速成长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在带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促进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我国出口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出现了重大转折,出口增速放缓,个别年份甚至出现了负增长。尽管导致我国出口增长困境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外需疲软、贸易摩擦增多、国内生产成本上升等,但僵尸企业的影响不容小视。僵尸企业自身盈利能力较弱,依赖政府和银行的救助维持生存,占据了较多的资源,挤占了其他企业的生存发展空间。僵尸企业问题在近几年较为突出,已经成为影响稳定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由于资源有限,正常企业无法获取足够的资源,创新和研发投入不足,出口有可能被大大抑制。我国制造业正处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变的关键时期,研究僵尸企业对出口增长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基于2000-2013年微观数据,利用FN-CHK方法识别了我国制造业僵尸企业情况,然后通过构建计量模型,探究了僵尸企业对正常企业出口规模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僵尸企业的分布因行业、企业类型、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相较于其他所有制类型,国有企业中僵尸企业占比最高;在不同行业中,技术和资本密集型行业僵尸企业占比较高;在不同地区,经济较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僵尸企业占比较高。(2)僵尸企业造成的资源错配和资源扭曲挤占了正常企业的发展空间,导致正常企业缺乏经营活动所需要的资源投入,市场竞争力降低,出口增长速度减慢。(3)僵尸企业对正常企业出口规模的抑制作用因正常企业的异质性而有所差异。僵尸企业对非国有企业、东部地区、技术和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出口规模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这进一步证实僵尸企业通过扭曲资源配置抑制了正常企业出口增长。(4)机制分析还发现,僵尸企业主要通过融资约束渠道和创新效应渠道对正常企业的出口规模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同时,本文还进行了丰富的稳健性检验,对僵尸企业的测算指标进行了变换,采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来纠正样本的自选择效应,并且进行了内生性检验,依然得出僵尸企业对正常企业出口规模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基于本文得出的结论,提出了以下对策建议:第一,加强僵尸企业治理力度,提高企业出口增长潜力;第二,缓解正常企业融资约束,促进出口规模持续增长;第三,激发正常企业创新活力,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力。
本文首先基于2000-2013年微观数据,利用FN-CHK方法识别了我国制造业僵尸企业情况,然后通过构建计量模型,探究了僵尸企业对正常企业出口规模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僵尸企业的分布因行业、企业类型、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相较于其他所有制类型,国有企业中僵尸企业占比最高;在不同行业中,技术和资本密集型行业僵尸企业占比较高;在不同地区,经济较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僵尸企业占比较高。(2)僵尸企业造成的资源错配和资源扭曲挤占了正常企业的发展空间,导致正常企业缺乏经营活动所需要的资源投入,市场竞争力降低,出口增长速度减慢。(3)僵尸企业对正常企业出口规模的抑制作用因正常企业的异质性而有所差异。僵尸企业对非国有企业、东部地区、技术和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出口规模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这进一步证实僵尸企业通过扭曲资源配置抑制了正常企业出口增长。(4)机制分析还发现,僵尸企业主要通过融资约束渠道和创新效应渠道对正常企业的出口规模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同时,本文还进行了丰富的稳健性检验,对僵尸企业的测算指标进行了变换,采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来纠正样本的自选择效应,并且进行了内生性检验,依然得出僵尸企业对正常企业出口规模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基于本文得出的结论,提出了以下对策建议:第一,加强僵尸企业治理力度,提高企业出口增长潜力;第二,缓解正常企业融资约束,促进出口规模持续增长;第三,激发正常企业创新活力,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