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腱结合部是肌腱在骨的附着处,传递肌腱与骨之间的应力,一旦损伤,极难修复,严重影响正常训练及运动成绩的提高。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动物模型来探讨骨腱结合部损伤后,休息和运动两种方法对兔髌骨骨腱结合部VEGF、bFGF以及TGF-β1因子含量的影响。探究运动和休息对兔髌骨骨腱结合部损伤的修复的影响,为骨腱结合部损伤后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45只18周龄成年雌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休息组(8周,n=10)、运动组(8周,n=10)、损伤对照1组(4周,n=10)、损伤对照2组(8周,n=10)以及空白对照组(CON组,n=5)。实验肢取左后肢,CON组取双后肢。实验方案如下:CON组不施加干预,其余4组动物左后肢髌骨下缘髌腱附着处进行针刺损伤造模,损伤对照2组经过针刺后休息8周处死取样,其余三组针刺后进行4周强度约7.06N±1N的载荷造成髌骨骨腱结合部损伤模型(运动频率为60次/分,2小时/次,3次/周),之后将损伤对照1组处死取样,运动组继续以损伤阈下强度约为2.82N±0.4N的强度进行4周运动训练,休息组进行4周休息,后将运动组和休息组处死取样;常规组织学处理、切片,行HE及VEGF、bFGF、TGF-β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学显微镜拍照,MetaMorph图像处理软件对各组组织形态计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显著性水平为P<0.05。 结果:1.与CON组相比,休息组与运动组纤维软骨区细胞排列较紊乱,肌腱较细、排列不齐;运动组潮线较休息组清晰连续。 2.休息组与损伤对照1组相比,bFGF显著下降。与损伤对照2组相比,VEGF和bFGF显著升高。 3.运动组与损伤对照1组相比,细胞密度与纤维软骨带厚度呈上升的趋势,VEGF和bFGF呈下降的趋势。与损伤对照2组相比,细胞密度、VEGF、bFGF和TGF-β1显著增高。 4.运动组的TGF-β1计数显著高于休息组。 结论: 1.损伤后4周的运动与休息两种方式都不能使骨腱结合部的损伤恢复到健康的状态。 2.运动与休息对损伤组织的修复有不同的作用。单纯休息提前停止了组织的修复过程;低强度运动在4周时仍对组织修复起着积极作用,但具体的作用及其机制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