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椹果醋的发酵技术及其化学成分变化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ze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桑椹俗名桑树枣、桑果,为桑科落叶桑树(Morusalbal)的成熟果实。桑椹果形细长,由无数颗粒的肉质构成,大如指头,成长圆形,初熟时呈红色,老熟变成紫黑色,果肉多汁,味微酸而甜。桑椹果醋以桑椹果汁为原料添加适量蔗糖经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而成,既可作为调味品又可以作为饮料直接饮用。本试验主要对优良醋酸菌种的筛选、果胶酶对桑椹取汁的影响、醋酸发酵工艺参数的确定、发酵过程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进行了系统地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静置发酵试验对醋酸菌种AS1.41、SICC1.41、SICC1.42、B1、B2进行了筛选,其中醋酸菌AS1.41产酸迅速,培养基酸度最高,本试验选择AS1.41为桑椹果醋发酵菌种。2、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桑椹最佳取汁条件为果胶酶用量为70 U/g,作用时间为120 min,作用温度为40℃,在此条件下桑椹出汁率为76.8%,是未经果胶酶处理42.1%的1.8倍。3、通过对不同发酵方式、装液量、发酵温度、接种量、初始pH值、初始酒度、初始糖度的单因素试验及对初始pH值、初始酒度、接种量和初始糖度的L9(34)正交试验得出:影响醋酸发酵的主次因素为初始pH值>初始糖度>初始酒度>接种量。醋酸发酵最佳工艺参数为接种量11%,装液量20%,初始酒度7%,初始糖度2%,初始pH 3.5,发酵温度31℃,发酵方式为摇床发酵,在此条件下酿制的桑椹果醋酸度为6.39g/100mL。4、研究了桑椹果醋在酒精发酵过程中酒度、还原糖和色度的变化以及醋酸发酵过程中酒度、酸度和色度的变化。结果表明:(1)酒精发酵过程中,糖度呈下降趋势,酒度呈上升趋势,即发酵前2d,糖度迅速下降,但酒度上升趋势缓慢;2d后糖度迅速下降,酒度迅速上升;6d后酒度和糖度变化趋于平缓;7d后酒度不再上升,糖度不再下降,酒精发酵结束。(2)在醋酸发酵过程中,酒度呈下降趋势,酸度呈上升趋势,即发酵前2d酒度和酸度变化缓慢;从第3天开始酒度迅速下降,酸度迅速上升;6d后酒度和酸度变化趋于平缓,醋酸含量累积到最大。(3)在整个发酵过程中,色度呈下降趋势,而在陈酿过程中又显著上升并超过发酵前期色度。6、采用GC-MS方法对桑椹果汁在发酵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进行了分析鉴定。研究表明,从桑椹汁中共鉴定了41种组分,从桑椹果酒中鉴定了47种组分,从桑椹果醋中鉴定了44种组分,共同的组分有8种,主要为醇、酯、酸。在整个发酵过程中,醇的相对含量先上升后下降,酸的相对含量一直上升,酯的相对含量一直下降。7、桑椹果醋色泽紫红,有光泽,果香及醋香浓郁,无异味;总酸度为6.0~6.4g/100mL,挥发酸的含量为5.1~5.6g/100mL,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为7.0%,还原糖的含量为1.0~1.2g/100mL,总酯的含量为1.2~1.4g/100mL;细菌总数≤100cfu/mL,大肠菌群≤3MPN/100mL,致病菌未检出。
其他文献
钢铁原料准备技术进步能有效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节约工厂用地,为保证钢铁厂连续正常生产、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节能减排、改善生产环境提供必要和有利的条件。分析了钢铁原
红外热成像检测具有其非接触、快速、检测面积大等特点,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无损检测方法。本文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对FRP加固混凝土结构层间缺陷检测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的技术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是个时代感很强的课题,理论界的研究相对较少,实践中也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十七大报告“加强和改进思想政
黑色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生物体内,有很大的应用潜力。本文介绍了黑色素的性质,以及目前提取纯化的方法、在主要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农业景观是自然景观环境、传统农业生产格局、传统乡村格局特色、传统生活延续、民俗文化、现代农业效益、相关产业效益、公共设施、乡村环境、生态环境等农业活动有关的自然
教师职业认同,是教师职业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关注教师的职业认同,不仅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育质量,还对于稳定教师队伍,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对
《搜神记》成书于魏晋时期,是我国志怪小说的杰出代表作品,但遗憾的是,该书久已散佚,甚至连南宋涉书极广的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和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均无记载,《绀珠
习作,不仅能反映一个小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更能反映其认识能力、审美能力、思想修养和文学艺术修养等。因此,习作能力的高低是衡量小学生自身综合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
目的:观察温胆汤合半夏泻心汤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用温胆汤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日1剂,水煎150-200ml,睡前顿服;对照组2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