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辅助催化合成植物甾醇酯的研究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udycomputer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甾醇因具有降低胆固醇及抑制癌细胞生长等功能,使得富含植物甾醇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幅提升,其安全性也备受关注。研究表明,植物甾醇的品质及提取工艺受原料(脱臭馏出物)的影响显著,但目前缺乏对植物甾醇原料品质状况的分析,尤其是缺乏对植物甾醇和危害因子含量的评估。同时,植物甾醇的油溶性差,其多以植物甾醇酯的形式应用于食品及医药等行业中,然而植物甾醇酯在工业化生产中普遍存在反应温度高、反应时间长及底物氧化严重等问题。基于此,本文对不同产地的油脂脱臭馏出物样品进行全面分析,并开发了在低温下高效合成植物甾醇酯的工艺。具体内容如下:首先,对35个不同产地的油脂脱臭馏出物样品的理化性质、不皂化物含量和危害因子含量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35个样品的酸价68.1~191.3 mg KOH/g,过氧化值0.043~0.149 g/100 g,水分0.18%~1.98%,灰分<0.3 g/100 g,皂化值125.0~205.8 mg KOH/g。不皂化物含量为2.80%~35.71%,其中植物甾醇(0.81%~23.24%)、维生素E(0.13%~9.44%)和角鲨烯(0.09%~2.56%)的含量范围较广。脱臭馏出物中四种欧盟限量多环芳烃(PAH4)的含量范围为6.74~61.98μg/kg,七种邻苯二甲酸酯(PAEs)的个体水平在0.02~5.65mg/kg之间,需要关注其在植物甾醇中的残留风险。其次,对植物甾醇酯的合成工艺进行优化,以植物甾醇酯的酯化率为指标,考察不同反应条件对植物甾醇酯合成效率的影响,并进行产物鉴定和反应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常规加热方式在底物摩尔比为4:1,反应温度为200℃,反应时间为4 h的条件下,酯化率为93.25%;而微波辐射在底物摩尔比为4:1,反应温度为180℃的条件下可将反应时间缩短至60 min,此时酯化率为93.21%。为进一步降低反应温度,利用微波辅助十二烷基苯磺酸催化合成植物甾醇酯,在底物摩尔比为2.5:1,反应温度为60℃,催化剂用量为20%(植物甾醇摩尔数),反应时间为60 min的最优条件下,酯化率达到94.27%。红外光谱及质谱的分析结果表明植物甾醇酯已成功合成。微波辅助催化合成植物甾醇酯的动力学研究表明,所建立的具有高水平相关系数的动力学模型可以有效预测植物甾醇酯的合成效果。最后,利用微波辅助十二烷基苯磺酸催化合成具有不同饱和度脂肪酸的植物甾醇酯,并探究了在制备及加速储藏过程中植物甾醇酯的氧化稳定性。结果表明,该工艺条件有效降低了反应体系的氧化水平,酯化反应结束时,不同植物甾醇酯的茴香胺值的分布范围为1.75~3.62。在储藏过程中,随着储藏温度、时间及脂肪酸不饱和度的增加,植物甾醇酯氧化稳定性降低。此外,植物甾醇酯中脂肪酸双键数目的增加提高了植物甾醇被氧化的几率,从而更容易生成植物甾醇氧化物。综上所述,本文系统分析了35个不同产地的油脂脱臭馏出物样品,对植物甾醇生产工艺的优化及产品安全性的提升提供了理论指导。此外,利用微波辅助十二烷基苯磺酸催化实现了植物甾醇酯的低温高效合成,为降低底物氧化水平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本文为植物甾醇酯的生产利用及品质安全提升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功能性油脂、抗氧化剂等活性物质具有多种健康益处,将不同活性物质共同强化于食品中,不仅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还能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功效。然而,许多活性物质水溶性差,对光、热、氧等环境因素高度敏感,在加工和储藏过程中易发生氧化降解而导致生物活性降低或丧失。并且,具有不同理化性质的活性物质往往难以直接稳定于食品体系中。目前,利用喷雾干燥技术制备的微胶囊已被广泛应用于不同活性物质的包埋和保护,是一种极具潜力
学位
酒药是我国独特的酿酒用糖化发酵剂,在传统手工黄酒酒母的制作中提供微生物,具有糖化和发酵的双重作用。传统酒药在制作时,采用世代相传的陈药接种技术,将质量优良的菌种延续保留下来。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存在制作季节制约、劳动强度高、效率低、破损率高等问题。目前关于酒药的稳定性及酒药微生物群落结构演替及其与环境因子动态变化的相关性研究较少,严重制约了酒药生产现代化的发展,解析酒药稳定性及酒药发酵过程群落结构演
学位
牛里脊经过干式熟成后形成独特的风味和口感,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但是传统干式熟成工艺存在周期长、成本高、品质不稳定、损耗大、缺乏标准化、杂菌污染安全性等问题,因此亟需开展牛里脊强化干式熟成研究。本论文通过开发专用发酵菌剂和优化最佳工艺条件,大幅提高熟成效率和品质,同时建立科学、合理的干式熟成牛里脊品质评价标准,为熟成肉生产实践提供基础理论和数据参考。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通过对比和分析
学位
豌豆蛋白致敏性低,氨基酸组成丰富,是酶解制备抗氧化活性肽的优质植物蛋白来源。但目前豌豆蛋白仍存在酶解效率不高、水解物苦味难以接受等问题。因此,本文以解决上述问题为出发点,通过热处理结合分步双酶法制备了高得率的豌豆抗氧化活性肽;比较了不同脱苦处理下豌豆肽的苦味强度以及组成和结构的变化;评估了脱苦前后豌豆肽在体外和细胞水平的抗氧化活性,以期为制备高得率、低苦味的豌豆抗氧化活性肽提供理论依据和新思路。主
学位
V型多孔淀粉(VPS)是一种具有V型单螺旋空腔结构和高吸附性能的新型多孔淀粉,与传统多孔淀粉相比,除了其自身的多孔结构具有吸附能力之外,VPS特殊的V型单螺旋空腔还能与客体小分子形成复合物,应用范围更加广泛。但是目前VPS是由酶解高温高压醇法制得的V型冷水溶胀淀粉(VCWSS)制备,高温高压醇法的反应条件苛刻、成本高限制了VPS的进一步工业化应用。针对这一矛盾,本课题以普通玉米淀粉(NMS)为原料
学位
目前,牛奶掺假、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农药残留污染,仍是人们极其关注的问题。在食品安全的监控和管理中,常运用各种快速检测方法,以实现便捷、低成本的获取食品掺假或污染的情况。相比生物识别方法,基于荧光纳米簇化学识别作用的传感方法具有成本低、保存方便等优点。但是目前此类方法应用于三聚氰胺和农药残留检测的报道较少,并且尚无侧流层析试纸方法和产品的研究。基于此,本研究利用荧光金属纳米簇的独特优势,针对三聚氰胺、
学位
豌豆蛋白(PPI)作为豌豆淀粉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植物源蛋白,具有来源广、致敏性低等优点。乳化性是PPI的一种重要性质,由于天然PPI乳化性较差,无法满足食品工业对高乳化性蛋白产品的性能要求,需要通过合适的改性方法来改善其乳化性。目前,有关改性处理改善PPI乳化性的研究尚不完善,尤其是对挤压和/或磷酸化处理对PPI乳化性和界面吸附行为影响的认识仍然不足。因此本文在预实验的基础上
学位
小麦凉皮是我国传统的风味小吃,其主要制作原料是小麦粉,小麦粉特性对凉皮品质有重要影响。凉皮的制作加工和销售多局限于手工新鲜制作和店内鲜食,限制其发展;冷冻凉皮的出现可以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但是冻藏会使凉皮品质发生劣变,影响消费者接受度。基于此,开展本学位论文的相关研究,探究优质凉皮所需的小麦粉特性,研究凉皮冻藏期间的品质劣变情况,并采用不同的改良剂进行针对性改良。首先,选用8种不同品种的小麦粉,分
学位
以硅酸钠、硫酸锌、硫酸铝、壳聚糖为原料制备了聚硅酸铝镁-壳聚糖(PSAZ-CTS)复合型絮凝剂,并对其制备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n(Al+Zn)/n(Si)=1.0,n(Al)/n(Zn)=5,(Al+Zn)与壳聚糖的质量比为4,反应温度为40℃,pH=1.40时,制备的PSAZ-CTS复合絮凝剂对于松花江江水净水效果良好,特别是能够处理低温松花江水。最后采用扫描电镜对PSAZ-CTS进行表征
期刊
世界人口的持续增长导致对资源的需求日益旺盛,而这些需求仅靠土地供应是无法满足的。海洋藻类因其可作为食物、材料和可再生能源来源而受到人们的关注。琼脂是红藻细胞壁的主要成分,通常作为增稠剂与胶凝剂应用在食品工业中,附加值较低。而从琼脂中提取的寡糖则具有多种有益的生物活性,包括抗炎、抗氧化、益生、抑菌和美白皮肤等,使得琼胶寡糖在食品、医药、农业等领域均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极大的提高了琼脂的经济效益。生物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