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传奇人物,是自我主体意识强烈的作家。他的编辑经历虽然相对于高产的创作来说显得很微小,但是编辑活动对他的创作影响甚大。在20世纪30年代的文坛上,沈从文因主编《大公报·文艺副刊》不仅实现了自己文学创作、文学评论等方面的成熟发展,更是把北方文坛团结起来,托起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京派”。《大公报》是百年名报,从1902年创刊到现在,虽历易其主,但是“大公”的方针没有变,自由主义办刊理念一直传承下来。沈从文在《大公报》的影响下,通过《文艺副刊》这个阵地,成就了自己编辑生涯中最辉煌的一段经历。本文的研究时限从1933年9月《文艺副刊》创办直到1936年4月沈从文完全退出《文艺》的编辑工作。主要以《大公报》和《文艺副刊》为史料,探寻沈从文与二者的关系。主体内容是两部分,上编第一节研究主编沈从文与《大公报·文艺副刊》的关系,探寻《大公报》这样一个名报为何选择沈从文出任副刊主编以及沈从文愿意接手这一工作的原因;第二节总结沈从文编辑活动的个性特点:坚持办刊远离商业和政治,追求文学的独立和自由;第三节从沈从文的作家身份出发,看编辑活动是怎样实际地推动了他的文学创作;他在担任主编期间文学观、政治观等各方面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下编主要论述沈从文对《大公报·文艺副刊》的贡献,以沈从文接编《文艺副刊》为起始,探讨他对《大公报》文学副刊的编辑传统、用人方式、运营情况等方面有哪些继承与发扬;《文艺副刊》在沈从文的执掌下社会影响越来越大,创造了《大公报》文学性副刊发展的黄金时期。《文艺副刊》成就了沈从文,沈从文通过编辑这个副刊团结起北方文坛,托起“京派”,对30年代文坛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奠定了自己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