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由中等收入国家迈进一个较高收入的国家,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与问题也进一步显现出来。新的利益关系格局尚未完全形成,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现象日益凸显,教育、医疗、住房、就业、安全生产等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引发各种社会问题的出现,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也频繁发生。在这个发展与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在保持经济快速的发展以及确保社会稳定的前提下,如何规避落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应对全面建设和谐社会进程中出现的社会矛盾,提出符合我国实际需要的制度安排与途径选择,是一个既重大又现实的挑战和考验,也是一个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采用文献阅读法、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主要通过对社会矛盾机理的分析,当代中国社会矛盾现状、特点及演变趋势研究,以及当代中国社会矛盾的成因分析,以我国民众问卷调查为案例样本,探讨了当代民众对社会矛盾与社会管理现状的认知状态,挖掘了社会矛盾存在的深层次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当代中国社会矛盾协调路径,找出社会中国国情的当下措施与长效机制。论文的研究将理论与实证紧密结合,在理论上有利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矛盾问题形成客观公正的认识,有利于丰富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理论中国化的研究体系;在现实上有利于促进社会的长治久安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有利于持久深入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通过社会矛盾机理、成因以及以我国民众为例的实证研究,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当前的中国社会矛盾在经济、政治以及社会生活等领域日益暴露出来,并且呈现出复杂化、多样化、激烈化等特征;(2)任何社会问题的产生、存在和演变,并非偶然的现象也不是孤立的问题,而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价值等原因和条件;(3)我国民众对待社会矛盾的态度普遍较为悲观,主要表现为贫富差距大、干群关系紧张以及诸多社会问题凸显,但大都民众均表示不会对此产生过激行为,比如参加集体上访或游行;(4)当代中国社会矛盾协调路径的创建应该具有系统性、维稳性和可行性。协调中国社会矛盾要有严格的基本原则,其次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并且需要建立长效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