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伴关系是指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同伴关系对青少年的社会性发展具有成人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儿童青少年社会价值的获得、社会能力的培养、学业的顺利完成及人格的健康发展。对于听力障碍人群来说,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听障学生语言、认知(尤其是社会认知)、情感、自我意识的发展。特别是在初中阶段,面对自我同一性的人生发展课题,听障学生的同伴交往情况和形成的同伴关系将直接关系到他们的自我定位,自我评价以及今后的生活方式和人生道路的选择。 本研究以上海市的听力障碍初中生为研究对象,主要从同伴交往情况、同伴关系特点,以及影响因素的作用几个方面展开论述。研究发现听障初中生在同伴交往方面表现出对听障人群体、对家庭和学校的较大依赖性。他们将朋友主要看作是玩伴和帮手,友谊观和择友标准较稚嫩。 听障初中生的同伴关系总体上比普通学生差。在群体关系上,他们与普通学生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别。在二元关系上,他们的友谊质量极显著低于普通学生。而在主观交往感受上,听障学生的感受也显著差于普通学生。听力障碍程度较轻,会使用手语和口语两门语言的学生以及曾随班就读的学生在同伴关系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成绩、外貌、乐群性、敢为性、社交归因乐观性和社交能力都对听障学生的同伴关系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力。在综合影响因素模型中,由成绩和外貌组成的外部因素、由乐群性和敢为性组成的性格因素和由社交能力和社交归因组成的社交因素都分别对同伴关系产生正向影响力。其中性格的影响力最大,外部因素和社交因素的影响力相差不大。另外,外部因素还可以通过影响听障学生的社交因素间接影响同伴关系的好坏。 本研究在分析听障初中生同伴关系基本特点、探讨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还对听障初中生同伴关系的辅导对象、辅导内容和辅导途径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设想,为实践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意见,也为今后这方面的特教研究提供一些基础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