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数学教育为了适应知识化社会的高速发展,更加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后续学习能力的人才;同时,高中阶段是青少年个体社会化、思维成熟发展的特殊阶段,因此高中阶段是学习能力培养的关键期。高中阶段数学的学习知识量多、难度较大,在此形势下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推理与证明能力来保证在知识化社会的后续学习能力。现阶段,我国数学教学仍不能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现实状态,以题海战术训练学生的思维,不少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能主动地去发现问题、系统条理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反映出数学推理与证明能力的严重缺陷。因此,本调查研究探究高中生数学推理与证明能力的学习现状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调查研究对《全日制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高中生推理与证明能力要求进行了解读,从而设计了各年级的数学推理与证明能力测试卷,选取了三所不同高中学校高一到高三年级的36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测试卷调查研究,并得到了高中生推理与证明能力的发展特点。运用SPSS软件,对测试卷进行数据分析,得到以下四方面的结论:(1)年级差异发展特点:高中生具有一定的推理与证明能力,且随着年级的升高,呈上升趋势;(2)性别差异发展特点:男生推理与证明能力高于女生,尤其是演绎推理能力;但女生推理与证明能力相对稳定。(3)城乡差异发展特点:城市学校学生推理与证明能力明显高于乡村学校学生。(4)地区差异发展特点:不同地区高中推理与证明能力无明显差异。根据以上调查研究分析,得到如下建议:(1)教师要抓住高二年级这个培养和提高推理与证明能力的关键期。(2)一线教师要有意调节推理与证明题目的灵活性,缩小数学推理与证明能力的男女性别差异,整体提高推理与证明水平。(3)各地区要加强学校内外部有效教学配合工作以及开展推理与证明教学经验交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