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6年,首届世界级乒乓球锦标赛正式举办,截止到目前为止,已经连续开办了五十四届。在这段时间里国际乒联先后通过完善比赛规则、改进乒乓球技战术、增加乒乓球的运动人口、促进商业运作、优化视听效果、增加观赏价值来推动该项体育项目的快速发展。本论文以乒乓球比赛规则的变化过程作为主要分析内容,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分析乒乓球竞赛规则演变过程以及变化特点。并通过对乒乓球竞赛规则演变在中国乒乓球运动竞技视角,观众视角,商业视角方面的发展状况,所得结论具体归纳如下:(1)结合时间将乒乓球竞赛规则的发展过程细分为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1880-1926年):诞生阶段;第二阶段(1926-1988年):发展阶段;第三阶段(1988-1995年):成熟阶段;第四阶段(1995年至今):职业化、半职业化阶段。竞赛规则是推动乒乓球运动朝着正确方向快速发展的根本保障。(2)总结乒乓球规则演变过程,规律的发展围绕着以下4种规律:1.为促进乒乓球在世界范围更好的发展。2.完善和健全乒乓球运动技战术体系,以确保攻守保持相对协调的关系。3.使乒乓球运动更具有观赏的价值,提升大众的认可度。4.为了顺应和满足体育市场的发展形势和要求。(3)从竞技角度出发:90年代初期规则演变拉近中国男运动员与其他国家运动员之间的实力差距,使得世界排名有所下降。但到95年之后对中国运动员排名总体影响较小,个别运动员存在一定影响。新规则实施降低了发球技术的隐蔽性和威胁性,使得发球阶段得分率明显降低。接发球受发球的制约,随着新规则实施接发球阶段得分率整体也呈下降趋势。同时规则改革拉近了运动员之间的水平差距,相持球变多使得相持球阶段得分率为上升趋势。规则改变影响了乒乓球训练的整个安排,新规则的实施使得训练在增强发球多样性和前三板技术威力的基础上,加大对以对抗为主的相持球阶段练习比重,增加以加强提高运动员主动进攻意识和心理素质水平。技术训练与意识培养和心理素质的提高相辅相成。规则演变从总体来看对中国乒乓球竞技水平影响不大,但对中国运动员的技战术,训练安排,伤病发生率,运动员世界排名,中国乒乓球人力资源流失造成很大影响。(4)从观众角度出发:无遮挡发球,大球的使用等规则的改革是为了降低中国运动员与其他国家运动员之间的水平差异,增加相持球数量,从而提高比赛的观赏性,而对服装比赛时间、场地器材的规定和改革是为了加强乒乓球运动的视觉效果,优化电视的转播效果。(5)从商业化角度出发:乒乓球比赛必须要带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并呈现出良好的商业发展前景,通过充分展现乒乓球的独特性,以获得更多观众的支持与喜爱。乒乓球规则的变动都是为了更好的推动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从而为观众带来更好的视觉体验,以此使商业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对场地器材的改革与规定,也将带动中国乒乓球相关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