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缺血性脑血管病目前仍然是目前全球的第二大死因,复发性卒中以缺血性居多,且更加严重。抗血小板治疗是脑卒中二级预防的重要手段,但不同患者间可能存在对抗血小板药物的不同反应,甚至抗血小板药物抵抗。本研究以患者基因型、血小板聚集功能为检测靶点,主要探讨两部分内容:(1)探讨不同基因型患者对抗血小板药物的治疗反应(2)不同抗血小板药物1年的临床获益及影响因素。第一章血栓弹力图指导下抗血小板药物对不同CYP2C19基因型患者的血小板抑制率研究目的:探讨基因型、不同抗血小板药物对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的作用和影响方法:连续性纳入2017年6月至2018年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根据CYP2C19基因型分为快代谢组和中间慢代谢组;每组根据患者既往用药和医生评估决策使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单用或联合使用)或西洛他唑,定期复查血栓弹力图,比较患者ADP抑制率及AA抑制率达标情况。结果:共纳入患者115例,快代谢组43例,中间慢代谢组72例。使用氯吡格雷的有59例,其中ADP抑制率达标41例(69.5%);西洛他唑的21例,其中ADP抑制率达标6例(28.6%),AA抑制率达标4例(19.0%);阿司匹林的15例,其中AA抑制率达标11例(73.3%);双抗的20例,其中ADP抑制率达标13例(65.0%),AA抑制率达标19例(95.0%)。快代谢组,氯吡格雷ADP抑制率达标16例(76.2%),双抗的AA抑制率达标11例(100%),ADP抑制率达标7例(63.6%),均有高于中间慢代谢组的趋势;中间慢代谢组,阿司匹林的AA抑制率达标9例(90.0%),西洛他唑的ADP抑制率达标5例(33.3%),AA抑制率达标3例(20.0%),均有高于快代谢组的趋势;对ADP抑制率达标情况行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发现他汀类药物可能是影响患者ADP抑制率达标情况的危险因素(p=0.038,OR2.971,95%CI1.061-8.319)。结论:(1)氯吡格雷的ADP抑制率达标率有高于双抗的趋势;双抗的AA抑制率达标率有高于阿司匹林的趋势;西洛他唑的ADP、AA抑制率达标率均较低;(2)对于快代谢患者,选择氯吡格雷或双抗更容易获得满意的血小板抑制率;对于中间慢代谢患者,选择阿司匹林或西洛他唑更容易获得满意的血小板抑制率;(3)他汀类药物可能是影响患者ADP抑制率达标情况的危险因素。第二章抗血小板药物对不同CYP2C19基因型患者的临床结局影响的双向性分析目的:分析不同基因型的患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1年临床获益。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到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己完善CYP2C19基因型检测并坚持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根据CYP2C19基因型分为快代谢组和中间慢代谢组,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获益情况。结果:共纳入116例患者,其中快代谢组49例,中间慢代谢组67例,使用氯吡格雷的68例,使用双抗的15例,使用西洛他唑的18例,使用阿司匹林的15例。主要终点事件方面,使用阿司匹林患者最高(4例,26.7%),使用西洛他唑患者最低(2例,11.1%),次要结局指标中,使用阿司匹林患者发生率最高(6例,40.0%),使用西洛他唑患者发生率最低(2例,11.1%);1年mRS评分情况中,快代谢组预后良好患者比例低于中间代谢组(77.6%vs 8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而入院时快代谢组预后良好患者比例高于中间代谢组(71.4%vs 68.7%)。对患者1年临床症状的变化做Cox回归,发现影像学变化(HR 2.964,95.0%CI 1.246-7.051)、定期返院(HR 60.882,95.0%CI 6.246-593.385)、mRS 评分差值(HR 0.540,95.0%CI 0.341-0.855)和血管内治疗(HR 0.015,95.0%CI 0.001-0.371)是影响因素。结论:(1)终点事件发生率方面:使用阿司匹林患者较高,使用西洛他唑患者较低;(2)1年后两组预后良好患者比例均有增加,中间慢代谢组患者增加更为显著,且预后良好的比例高于快代谢患者;(3)患者随访期间内影像学变化、mRS评分差值、是否定期返院和是否血管内治疗是患者1年临床症状变化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