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老龄化的问题已摆在全球人面前,迫使我们不得不正视这一现象的巨大影响。而今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世界不断丰富,在带来可喜成绩的同时也伴随着老龄化的威胁,我国的老龄化速度已经超过许多欧洲国家,而中国应对老龄化的准备却严重不足,是典型的未富先老型社会。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和捉襟见肘的养老保障金在面对如此迅猛的老龄化时也逐渐无所适从,家庭结构的改变导致子女无法充分满足老年人情感上需求,而我国的养老金则已经出现巨大漏洞。同时我国的养老机构还存在很多问题,诸如成本过高、管理不善等,传统的养老观念也使老年人不愿意接受机构养老服务。当原有的养老方式不再满足社会的需求时,新型养老模式应运而生,例如“以房养老”、“居家养老”、“旅游养老”以及“互助养老”等,多种多样的方式在各地区接受着不同的试验,试图找出当中最适宜我国国情的养老模式。其中居家养老成为缓解甚至解决我国当前老年问题的“第三条路”,这种养老方式以其灵活性和低成本而受到越来越多人青睐,该模式结合了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各自的优点,既避免了机构养老的生硬、远离家人的寂寞感,又使老年人的家人减轻了养老负担。现代老年人包括未来一代老人,由于生活条件改善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他们对晚年生活的要求将比现在更细致、更多样,会更倾向于情感依靠和精神上的陪伴。而这些需求恰是传统养老方式日渐无法满足的,将老人“关在”家里或机构中,都不利于老年人生理和精神健康发展。心理学鼓励老人走出居所,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实现自我价值。居家养老并非我国原创,而是来自于欧洲国家,欧洲诸国在多年前就投入大量资源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同时也因较早的进入老龄化社会而积极发展养老服务事业。其中英国是最早开始进行居家养老服务的,同时关于社区老年照顾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经验都十分丰富。美国的医疗保障系统十分全面,对于老年人的支持更多样,经济上、医疗上、情感上都有详细的规定。而我国香港地区则是最值得借鉴的,尤其在老年人心理上,不论经济发展程度的高低,中国人对于家庭的依恋感是相同,因此香港安老服务非常重视为老年人提供类似居家环境的养老服务,使其感受到家庭养老服务的温暖,同时又提供更专业、更个性化的养老计划。居家模式其实现形式较为多样,包括上门服务、日间照料中心等。由于居家养老近几年才被国人所认识,因此对居家养老的理解和具体的开展形式都还在讨论和试验中,各地的居家养老服务开展程度各不相同。日间照料中心是居家养老模式开展方式中最普遍的一种,其服务范围广泛、灵活度高,十分适合我国城市基础社区老年人。目前我国不少省市地区都在对居家养老和日间照料中心进行试验性的探索,新型养老也在不断的成熟,其中尤以北、上、广、深地区发展最为迅速。本文将以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及蜀山区部分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为研究对象,以实地调查和文献参考为主要研究方法,以社会学为理论基础,着重介绍日间照料中心在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时存在的不足,并将分别从机构管理、人才队伍、专业素质、服务内容等角度指出照料中心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老年社会工作角度分析老年人在享受居家养老服务时的主要需求,进而针对存在的不足提出社工专业建议。促进日间照料中心提升老年服务质量,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构建现代化的居家养老模式,改善老年人晚年生活环境,通过调动社会资源的方式,减轻政府养老财政压力,缓解老龄化对社会发展造成的不良影响,促进整个社会对老年工作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