腌泥螺微生物控制技术研究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331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泥螺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钙、磷、铁等营养成分,味道鲜美,深受许多人喜爱。传统的泥螺加工产品分腌泥螺和醉泥螺。腌泥螺采用10%-15%食盐腌制,经调味后制成,但其含盐量高,保质期短;醉泥螺采用高度白酒浸泡,且调味过程时又添加黄酒或啤酒等酒类,具较长的货架寿命,但浓重的酒味不符合人们当前对健康饮食的要求。因此,寻找出一种合适的既具有较好口味、适合百姓需求,又具有较长货架期的泥螺加工产品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以泥螺半成品咸泥螺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咸泥螺菌群分布的基础上,探讨了生食腌泥螺的加工工艺:原料预处理→漂洗→沥干→减菌处理→漂洗→保鲜处理→包装贮藏,以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作为检测指标,确定了各加工步骤的栅栏因子及参数,并对结果进行优化;同时对产品贮藏过程的菌落总数变化进行动力学模型研究,根据关键控制点判断树,确立泥螺加工贮藏过程的HACCP质量管理体系。   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菌相分析。对原料泥螺的菌相分析表明,原料泥螺菌群组成为苏云金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粘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和短小芽孢杆菌,其中苏云金芽孢杆菌为优势菌。白酒减菌处理后,菌群组成为苏云金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和短小芽孢杆菌,优势菌仍为苏云金芽孢杆菌。   2.栅栏因子的确定。   ①白酒减菌后,原料泥螺菌落总数数量级从103降到102,平均减菌率达62.5%,其优化工艺为:50°白酒,白酒与泥螺质量比为1:6,浸泡1d,此时,泥螺的酒度为8.5°。   ②漂洗过程,以菌落总数为检测指标,自来水与冷却煮沸水试验比较,两者结果无多大区别,具体工艺参数为:泥螺质量与每分钟自来水流量为1:5,漂洗5min,此时菌落总数平均为4.0×102cfu/g,减菌率达到57.2%,酒度为5.3°。   ③保鲜剂处理过程,采用茶多酚,乳酸链球菌素,溶菌酶和山梨酸钾保鲜剂,结果表明四种保鲜剂均有抑菌效果,其中茶多酚作用效果较明显,最优工艺参数为:0.05%茶多酚,0.40‰乳酸链球菌素,0.03%溶菌酶和0.10%山梨酸钾。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复合保鲜剂抑菌率达73.6%,酒度为3.8°。   3.动力学模型的建立。泥螺贮藏过程中,菌落总数变化与贮藏温度、贮藏时间的关系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可用阿伦尼乌斯方程(Arrhenius)表示,确立的动力学模型为N=N0eKnt,阿伦尼乌斯方程为kn=0.1594e-5728.62/RT,相关系数R为0.9412。   4.HACCP体系的建立。通过对泥螺加工贮藏过程中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因素分析,确立的两个关键控制点为:原料接收和金属探测。
其他文献
MRI是评估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重要工具,尤其是对于关节盘的形态及移位评估具有重要价值.因此,了解颞下颌关节MRI的适应证、禁忌证、扫描方案及成像参数对于颞下颌关节磁共振
期刊
@@
儿童口呼吸问题日益受到医学界和社会的关注,口呼吸可分为习惯性和病理性口呼吸.其中由于腺样体和(或)扁桃体肥大导致的病理性口呼吸往往是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
建立一种运用基于PCR技术的基因芯片方法检测和鉴定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O157、霍乱弧菌、副溶血弧菌和单增李斯特菌的方法,为7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快
由《中华口腔医学杂志》编委会主办、烟台市口腔医院承办的“第三届三维打印与口腔医学学术大会——三维打印与种植修复”于2019年10月12至13日在山东省烟台市东山宾馆召开.
期刊
@@
制动器是复杂起重装备上关键的安全制动装置。制动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起重装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如果制动器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而又未及时进行解决,其结果不仅有可能会导致制动器本身的损坏,甚至可能造成更严重的起重装备安全事故。从这一实际需求出发,本文开展了对复杂起重装备(港口、冶金领域)制动器各性能参数的健康状态诊断技术研究,从“设计—制造—运维”三位一体的角度分析研究制动器的监测技术,建立了基于模糊多
世界范围内,金枪鱼资源丰富,富含营养成分而深受人们的欢迎。本论文主要以金枪鱼碎肉为原料,研究了鱼肉的脱水工艺、蛋白质组织化和挤压产物抑腥工艺的相关内容。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了炒制、热泵干燥和真空干燥三种脱水方式对金枪鱼碎肉品质的影响。炒制后得到的鱼肉,其a~*、b~*值(5.33±0.63、18.60±1.56)和蛋白质体外消化率(68.33±0.52)%最高;酸价和过氧化值最小,分别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