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云图的神经网络短时预报方法研究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an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目前缺乏预报时效较长的卫星云图预测技术理论方法,论文以2005-2006年汛期(6-8月)广西南宁区域强降水过程的FY-2C红外卫星云图灰度值资料(范围:20.3~26.5°N,103.5~112.5°E)和6h间隔的中国气象局T213数值预报产品资料为基础,采用人工神经网络(ANN)和经验正交函数(EOF)展开等方法,进行了预报时效达6h的卫星云图短时预报技术方法研究。 首先将特定区域的云图二维灰度值矩阵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方法,对云图灰度值样本序列作场展开,得到代表云图空间分布的特征向量以及代表其随时间变化特征的时间系数,以EOF分解得到的时间系数序列作为建模的预报量,并取累计方差贡献达到79.25%的前8个特征向量对应的时间系数作为预报分量。 鉴于云的演变过程与环境气象要素场之间存在天气动力关系,根据中国气象局T213数值预报模式24小时预报时效间隔6小时的高度场、水平风场、垂直速度场、温度场、相对湿度、水汽通量、K指数和海平面气压场等物理量预报场资料作为预报因子。再通过逐步回归方法筛选出作为模型输入的预报因子,分别建立各预报分量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将预报得到的时间系数与原空间特征向量通过EOF分解模的时、空合成,得到二维云图灰度值矩阵预测值,实现对未来6h卫星云图的预测。 预报方法的独立样本试验证明,预测结果与实际云图的主要特征基本吻合,实况云图与预测云图的平均相关系数达到0.63。预测云图可较好地描述云团移动和生消的变化趋势,尤其对区域内均匀分布的云图得到了较为理想的预测效果,特别是能较为准确地反映云团密集带的主要分布特征。从对云系的发展变化形态的预测上来看,能较好地反映出云态非均匀、非线性变化的特点,表明了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论文作为一种具有较长时效的气象卫星云图预报方法研究,比较有效地利用了数值预报产品资料的物理量因子,使云图在未来变化的总体趋势上有了较好的预测效果,这为进一步开展利用云图预测进行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应用提供了重要基础。
其他文献
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研究适合上海市区道路、建筑工地扬尘污染源排放中PM10的排放量估算方法。通过大量实地监测、对比分析和实验研究,得到一系列有区域代表性的排放系数,以此进
基于TIGGE资料,采用均方根误差分别对ECMWF、JMA、NCEP和UKMO四个中心的地面气温集合预报资料的集合平均结果进行评估,比较各中心预报效果。然后利用多模式集合平均、超级集合
在原始方程模式中用观测分析场做初值作预报时,需要用初始化过程来对初始状态进行修正来阻止激发重力惯性振荡。1992年Lynch等提出的数字滤波初始化技术(DFI)已广泛应用于各个
多普勒天气雷达是监测强对流天气中尺度风场的重要手段,但目前绝大多数地区,一般只有单多普勒天气雷达的观测数据,因此从单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出发进行反演技术的研究工作就具有
本文使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NOAA海温资料及海洋Nino指数和华南47个站点的降水资料,利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合成分析以及相关分析等常用统计方法,探讨了强E1 Nino(La Nina)事
本文使用一个耦合入化学过程的区域气候模式(RegCM3),在NCAR/NCEP再分析资料驱动下,通过多年时间尺度的连续积分,进行了亚洲区域气溶胶硫酸盐、黑碳和有机碳的时空分布及其直接
热带印度洋海洋变化对东业大气环流和中国气候变化的影响是目前气候变化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本文使用1950年1月至1999年12月SODA海洋上层温度的月平均资料,同期的NCEP月平均风
利用1960—2013年安徽21个国家气象台站逐日降水观测资料及NCEP/NCAR全球再分析资料,运用线性趋势、突变检验、小波分析、主成分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了安徽极端降水指数和夏季
气候资源分布主要受经度、纬度、海拔高度、坡向、坡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利用1:25万地理信息数据和桂林市临桂县附近各气象站1971~2000年的常规气象资料,选用测点的海拔高
今年8月16日至28日,南京成功举办了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作为东道主所在地的主流媒体,新华报业传媒集团策划发起了“七大媒体联盟看青奥”大型新闻行动,进行跨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