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一篇关于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二语叙述性语篇阅读中进行主题推理的研究,试图揭示在主题推理生成的认知过程中工作记忆对其产生的影响。该研究运用心理学软件E-Prime编写实验程序,选取江西一所高校的85名英语专业本科大二学生作为被试,采用2(工作记忆:高广度组、低广度组)×2(语篇关系:相同主题、不同主题)的实验设计,以反应时和反应正确率为指标,以二语叙述性语篇为实验材料,利用阅读时间测量法,从工作记忆个体差异的角度,探讨被试在二语叙述性语篇阅读过程中进行主题推理的加工过程。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发现:(1)在对二语叙述性语篇进行阅读的过程中,中国英语学习者主题推理的产生与工作记忆存在明显相关。无论在相同主题还是不同主题条件下,高广度组队主题的反应都明显比低广度组快;相对于低工作记忆广度被试,高工作记忆广度被试在主题推理过程中正确率也更高。(2)在反应时间上,工作记忆广度和语篇关系各自的主效应都很显著,但两者的交互效应不明显;而在反应正确率方面,工作记忆广度和语篇关系的主效应都不显著,且两者的交互作用也不明显。(3)语篇关系提供的主题条件也会影响主题推理的建构。高工作记忆广度被试无论在相同主题条件还是不同主题条件下都比低工作记忆广度被试反应更快、更准确。在反应正确率方面,两个广度被试存在差异,但是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充分说明,工作记忆是影响主题推理建构的一个决定性因素。现阶段的研究所得结论在理论研究、研究方法以及教学实践三个方面对中国的二语阅读及英语教学有所启示。理论方面,本研究探讨了在二语叙述性语篇理解过程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和相关主题推理模式的建构,对主题推理和工作记忆的研究都有一定帮助。研究方法上,本研究把阅读时间测量法运用到研究中国英语学习者主题推理的认知过程中,扩展和丰富了二语阅读和推理的研究方法。教学实践上,本研究表明中国英语教师和英语学习者需要转变传统的阅读教与学的方式,将重心放在个体差异和阅读理解发生的认知过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