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线性对流系统的空间混沌行为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u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D离散动力系统特别是2-D时滞离散动力系统是时滞大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控制理论中属于多变量离散时间序列或者空间序列的范畴,在数学上称之为泛函偏差分方程。非线性对流系统作为2-D离散动力系统的一个重要分支,是近十几年来才发展起来的一个崭新的学科领域,并且该领域发展迅速。鉴于它在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和广泛的应用性,近年来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作者对非线性对流系统的空间动力学理论、混沌、控制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基本研究。本论文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Ⅰ转数区间意义下的空间混沌定义 在综合分析一维离散动力系统的基础上合理地在空间中引入了一系列新的概念。例如:圆映射、转数、转数区间、移位映射等等。在这些新的意义下做了一系列的工作。例如:依据空间k-周期轨道的构造方法,利用转数区间定理,给出了空间混沌的存在性证明和非连续对流系统空间混沌的判定,并讨论了2-D离散动力系统在转数区间意义下的空间混沌行为。 Ⅱ空间混沌的参数微扰控制 将一维系统的参数微扰控制拓展到2-D离散动力系统上,真正从空间意义上研究2-D离散动力系统的混沌控制,实现了其空间混沌的控制,并利用Lyapunov第一方法给出了不动平面稳定的一个充分条件。 Ⅲ空间混沌的反馈控制 研究了2-D离散动力系统空间混沌行为的控制,得到了空间混沌行为的二次非线性反馈控制和预测反馈控制。 1.二次非线性反馈控制克服了参数微扰控制的收敛控制区域小且难以调节,在噪声环境下容易越过控制区域而难以获得期望效果的缺点。 2.预测反馈控制从理论上克服了DFC的局限性,不需要事先计算目标周期轨道,我们可以将预测反馈控制法和非线性估计法结合起来,得到更加广泛的预测反馈控制。
其他文献
  从20世纪50年代技术创新推出了螺杆式塑料注射成型机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本文对大型注塑机电脑控制系统设计进行了研究。文章探讨了注塑机控制系统主控板的硬件设计方
  立体视觉是从多幅摄自不同视点的图像通过匹配获取场景三维信息的技术,虽然已经有了许多不同的匹配算法,但是要同时准确高效的获取深度信息仍然是一个难题。  本文提出了
车联网技术连接车与车、车与道路、车与后台监控终端,实现汽车的控制、调度、管理和故障诊断及辅助驾驶等,是未来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  在车联网技术体系中,连接车内网和
灵活交流输电系统(FACTS)是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交流输电系统中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而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能分别或同时调节输电线路的电压、阻抗和相角以及对线路的有功和无功潮流进行快速、有效的控制,是一种最灵活的FACTS控制器。论文介绍了UPFC的结构、工作原理、数学模型、应用研究进展等。 作为一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UPFC各控制通道间存在交互影响,严重时会导致系统失去闭环稳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以现代信息社会为背景,以网络技术和智能主体技术为基础,探索了信息资共享的理论、方法与实践途径。首先研究了信息、信息管理以及信息资源共享的相关理论;然后
车牌图像自动识别系统是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技术在智能交通领域的重要应用,在车牌识别的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信息。粗糙集理论以信息系统为研究对象,能有效地分析和处
随着分布式计算环境日益普遍,开发分布式数据挖掘算法变得日益重要。在实际的挖掘过程中需要有效地利用约束条件来提高挖掘效率。本文主要研究讨论在分布式环境下基于约束条
非特定人连续汉语数字语音识别在电话语音网关、家电遥控、工业控制、信息查询系统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无论在小词表语音识别系统还是大词表语音识别系统中都具有重要的理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身份认证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指纹的终生不变性和唯一性,使指纹识别技术成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身份认证技术。人工神经网络作为
汽车队列就是一列由若干辆汽车组成的车队,也可以叫做公路列车。队列中领头车由司机驾驶,后面跟随的车辆通过汽车队列控制技术,彼此配合协作,在无人驾驶的情况下沿着领头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