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萨米人(Sami)是居住在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北部和俄罗斯科拉半岛的一个群体,分属在挪威、瑞典、芬兰和俄罗斯四国。在亚欧大陆北部的地理环境和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中,萨米人发展了独特的狩猎采集和放牧驯鹿的生计方式和与之相适应的萨满教的宗教文化传统。在漫长的历史中,这种宗教文化传统在来自文化内部的动力和来自文化外部的影响下经历了变迁,并最终在基督教的影响下几近消失。萨米人的萨满文化变迁是一个很好的探讨宗教变迁的个案。 本文从历史学、宗教学和人类学的角度进行萨米人萨满文化变迁的研究。萨米人的文化变迁是具体的文化现象,它发生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之中,由于这样的具体环境,它表现出种种鲜明的特点。本文就是在说明萨米人的历史道路和生计方式变迁的前提下,探讨萨米人的萨满文化如何从狩猎社会的文化原型渐变到放牧驯鹿时代的信仰状况,以及如何在基督教传播下发生巨变的过程。 第一章,笔者梳理和分析了萨米人的历史,呈现了从史前社会到20世纪之后萨米人所经历的历史道路,并在这种历史道路中,说明了萨米人生计方式变化的历史进程,以及伴随这个进程带来的萨满文化表现方式的巨大变化。 第二章,萨满教产生于狩猎社会,萨米人的历史也是从原始的狩猎生活开始的。根据萨米人狩猎社会的历史语境,笔者探讨了与这种生活形态相适应的萨满文化原型,它包括萨米人的萨满教信仰、萨米人的萨满,以及萨满在萨米人的社会组织“西伊达”中的基本功能等方面。 第三章,萨米人身处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它与斯堪的纳维亚各个社会群体的交流与互动早就发生,也是在这些群体的影响下萨米人转向放牧驯鹿的生计方式。所有这些都促使萨米人狩猎文化中的萨满教原型发生渐变。在这一章中,笔者探讨了在萨米人萨满教原型基础上的文化渐变现象,它包括斯堪的纳维亚宗教影响下的萨米人神灵名称的改变、与放牧驯鹿经济相关的萨满教信仰和仪式的产生、与放牧驯鹿相关的社会组织变迁所产生的家庭萨满教现象,以及萨满鼓功能的变迁等。 第四章,在萨米人居住的地区,13世纪就出现了基督教的身影,一直到17和18世纪,在基督教的强势影响下,萨米人的文化经历了突变。本章分析了基督教向萨米人地区传播的过程,以及在传播过程中基督教对萨米文化所采取的基本态度和法律措施,基督教对萨米人的圣地和萨满鼓的破坏和亵渎行为:同时也分析了萨米人在基督教的冲击下的消极应对、抗辩以及对基督教吸纳的种种现象。本章重点分析了萨米人信仰观念和仪式方式的种种变化来说明基督教与萨米宗教融合与涵化的过程与结果。 在论文写作期间,笔者曾经前往萨米人居住地进行考察、访谈,记录了当下萨米人的种种想法和萨米人生活中的种种文化现象。在结合考察与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笔者获得了关于萨米萨满教文化的基本判断:即萨米萨满文化是与北极生态环境互动的结果;萨米人萨满教变化的主要方式是涵化;萨米人的信仰传统与其他文化传统,在萨米民族复兴的各种需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便是本文的结语部分。 在中国,关于萨米人萨满文化的专门研究并不多见,尤其是关于萨米人文化变迁的系统分析更鲜有探讨。在国外研究界,有关萨米人的研究也多是具体的、专题性的,对萨米文化综合、系统的分析也很少见。本研究以萨米人的萨满文化变迁为探讨对象,既有纵向的对于萨米人萨满教动态变化的把握,又有横向的对萨米人宗教在不同发展阶段,如狩猎阶段、渐变阶段和突变阶段的特点分析。这样的研究或许弥补了某些以往研究的不足,但无论如何,这都是一次初步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