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本研究以艾灸足三里促进胃黏膜五级防御屏障及胃动力的变化为主线,以第一级防御屏障上关键防御因子MUC5AC、MUC6的表达范围和表达量影响及ACA的变化情况为观测指标,动态观测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过程中上述关键因子的变化规律及艾灸干预效应,从促进胃黏膜保护屏障及胃动力的角度深入揭示艾灸“调节阴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机制。方法:选用健康SPF级SD大鼠120只(甘肃中医药大学SPF级实验动物中心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以艾灸足三里促进胃黏膜五级防御屏障及胃动力的变化为主线,以第一级防御屏障上关键防御因子MUC5AC、MUC6的表达范围和表达量影响及ACA的变化情况为观测指标,动态观测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过程中上述关键因子的变化规律及艾灸干预效应,从促进胃黏膜保护屏障及胃动力的角度深入揭示艾灸“调节阴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机制。方法:选用健康SPF级SD大鼠120只(甘肃中医药大学SPF级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雌雄各半,7周龄,体质量180~220g,随机选取10只大鼠(雌雄大鼠各5只)作为空白组,110只大鼠作为成模组。成模组采用1-甲基-3-硝基-1-亚硝基胍(MNNG)联合多因素法(30%乙醇联合2%水杨酸钠灌胃)+饥饱失常法造模,共计12周。造模结束后在成模组随机抽取6只大鼠经HE染色检测确认胃黏膜萎缩,证明造模成功。将成模组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模型组、药物组、艾灸组,以上3组根据治疗时间分为1、2、3、4周4个时相组,每组6只,每组分别在时相结束的最后一天进行相应指标检测。空白组:正常喂养,造模期间不做任何治疗,造模结束后随机抽取2只做HE染色检测检查。其他组治疗时间做捆绑固定,直至实验结束。艾灸组:造模成功后,将大鼠置于自制大鼠固定器内用黑布遮挡光线,把艾条固定于艾灸支架上,使艾条(直径4mm)垂直距离“足三里”2cm,点燃施灸,施灸方法:悬起灸,每日1次,每次30min,每次取单侧穴,两侧交替使用,至治疗结束。一个时相一个疗程,连续4个时相,每个疗程间休息1天。其他组治疗时间做捆绑固定,直至实验结束。药物组:造模成功后第2天开始予“替普瑞酮”溶液灌胃。实验前将50mg“替普瑞酮”胶囊与50ml的纯净水配成溶液,按人与大鼠的体表面积换算方法计算给药剂量(人的替普瑞酮给药剂量是150mg/天,人与大鼠的换算系数为0.018,则大鼠的剂量为13.5mg/kg),灌胃给药,每日1次。其他组治疗时间做捆绑固定,直至实验结束。模型组:正常喂养,其他组治疗时间做捆绑固定,直至实验结束。于4个时相的最后一天分别在模型组、药物组、艾灸组中随机抽取6只大鼠做腹部彩超,做完后取材。空白组大鼠只需要在第一个时相的最后一天做一次彩超即可,做完后取材。最后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及胃黏膜组织病理切片、将腹部彩超记录的数据和采用免疫组化法和免疫印迹法分析的胃黏膜蛋白数据整理后用SPSS26.0处理。结果:1.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黏膜组织形态的影响空白组胃黏膜组织形态正常;模型组胃黏膜层变薄、充血明显,固有层腺体萎缩且排列混乱,可见炎症细胞、异形增生;艾灸组和药物组黏膜组织形态较模型组有好转,但艾灸组改善程度最好。2.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MUC5AC、MUC6的表达量和表达范围的影响:(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MUC5AC的表达量降低(P<0.05);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药物组大鼠MUC5AC的表达量升高(P<0.05);与药物组相比,艾灸组MUC5AC的表达量升高(P<0.05)。(2)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MUC5AC的表达范围降低(P<0.05);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药物组大鼠MUC5AC的表达范围升高(P<0.05);与药物组相比,艾灸组MUC5AC的表达范围升高(P<0.05)。(3)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MUC6表达量降低(P<0.05);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药物组大鼠MUC6表达量升高(P<0.05);与药物组相比,艾灸组MUC6表达量升高(P<0.05)。3.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动力中的ACA的影响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ACA降低(P<0.05);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药物组大鼠ACA升高(P<0.05);与药物组相比,艾灸组ACA升高(P>0.05)。结论:(1)艾灸“足三里”能够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大鼠胃黏膜的萎缩程度及病理性改变。(2)艾灸“足三里”能够上调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黏膜MUC5AC及MUC6的表达量;艾灸“足三里”能够上调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黏蛋白MUC5AC的表达范围,且艾灸“足三里”效果优于“替普瑞酮”灌胃。(3)艾灸“足三里”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是通过调节胃黏膜重要防御因子MUC5AC、MUC6的水平发挥其作用机制。(4)艾灸“足三里”通过上调ACA的水平有效促进胃动力,使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肠蠕动功能恢复,且艾灸“足三里”与“替普瑞酮”灌胃二者疗效相当。
其他文献
柴达木盆地西北部油气资源较丰富,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柴西北进行了较多研究,发现数个油气田,但烃源岩研究还有诸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本文采用地化参数定量评价,对柴西北烃源岩地化特征进行评价,提出适合柴西北不同盐度特征的有机碳含量预测模型,对烃源岩进行分级评价,预测烃源岩纵横向展布特征。根据研究区地化特征评价得出:(1)研究区有机质丰度较低,但存在高有机质丰度段,高有机质丰度的盐度范围一般为低咸化-中咸
海安凹陷多口探井揭示古近系阜宁组二段(阜二段)页岩油资源丰富、勘探潜力大,但由于阜二段页岩岩相、有机质分布、储层发育及页岩含油性特征等方面具有非常强的非均质性,页岩油勘探及研究程度较低,页岩油甜点层段和甜点区分布不清,制约了研究区页岩油勘探开发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论文在大量岩心观察描述、岩石学、有机地球化学及页岩储层分析测试等工作基础上,对阜二段页岩油生烃品质、储层品质、含油性以及可动性等进行了分析
目的:观察郑氏“通脊和腑方”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为郑氏“通脊和腑方”治疗顽固性呃逆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符合顽固性呃逆纳入标准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48例,按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郑氏“通脊和腑方”组(24例),提插泻法针刺常规选穴组(24例),郑氏“通脊和腑方”组给予郑氏“通脊和腑方”治疗,提插泻法针刺常规选穴组给予提插泻法针刺常规选穴治疗,所有患者每日治疗2次,1个疗程为2天,共治疗2个
目的:1、评价和探讨舌针联合康复训练对气虚血瘀型中风后口腔期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比较并分析舌针联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后口腔期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改善程度,为治疗本病提供更佳治疗方案。2、基于导师经验基础上总结舌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口腔期吞咽障碍的临床诊疗思路。方法:纳入符合病例收集标准的64例气虚血瘀型中风后口腔期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舌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组32例,(康复训练)对照
青南洼陷是济阳坳陷的生油洼陷,在沙四上段有高产油流显示,表明青南洼陷具备较高勘探潜力。青南西次洼探井数量较少,沙四上段埋藏深度较大,地震资料分辨率较差,因此,储层预测困难,薄砂层分布特征不明确,有利储层发育位置不明确。针对上述问题开展研究,本文从提高地震分辨率处理入手,利用改进的分频重构处理技术,开展了单井相—地震相—地震属性分析,对研究区砂岩体储层分布进行了综合预测。论文取得四个方面的研究成果:
目的:观察郑氏“金鸡啄米”针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为郑氏“金鸡啄米”针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在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将6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金鸡啄米组(33例),卡马西平组(33例),金鸡啄米组予以“金鸡啄米”针法治疗,卡马西平组予以口服卡马西平治疗,并持续治疗4周。通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的改善、睡眠质量以及临床症状
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而以往对盆地整体的热史研究不完善,相关数据缺乏,导致前人对烃源岩热演化的认知不一。本文综合了前人的研究数据,基于最新的热史研究成果,模拟计算了下寒武统烃源岩单井、剖面和平面的成熟度演化史。模拟结果表明,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烃源岩的成熟度演化可划分为四种类型:早期快速演化型、持续演化型、多期演化型和演化终止型,各类型的差异主要受沉积样式、热史及异常热事件的影响。下
川西坳陷北部位于四川盆地西北缘,地处龙门山与米仓山前构造带,其下二叠统海相地层在近几年有重要的油气发现。而在含油气盆地中压力场的研究是揭示油气藏成藏机理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本论文结合研究区现今地层压力特征,探索差异应力法恢复古压力,以目的层方解石双晶发育特征作为应力计同时结合岩石声发射实验得到关键构造时期实际垂向应力值,依据埋藏史结果得到关键构造时期古压力,最后盆地模拟法完整呈现其下二叠统地层压力
目的:观察火针刺络拔罐治疗原发性纤维肌痛综合征(气滞血瘀型)的临床疗效,通过与口服普瑞巴林胶囊相对比,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在治疗本病时疗效的差异性,为火针刺络拔罐治疗本病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针灸中心及风湿骨病科门诊收集的64例原发性纤维肌痛综合征(气滞血瘀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火针刺络拔罐,隔日治疗1次,7天为1疗程,对照组口服普瑞巴林胶囊,7天为1疗程,4个疗程后观察两组弥漫疼痛指数(W
目的:“少阳主骨”理论最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认为是痹证发病和治疗的关键,但在后世研究较少。本研究从敦煌医籍《灸经图》、《新集备急灸经》中考证出敦煌灸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穴位为足少阳胆经的风市、悬钟穴,进而提出敦煌灸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以“少阳主骨”为宗旨。通过艾灸敦煌灸疗选穴组悬钟、风市穴和常规艾灸选穴组足三里、肾俞,验证敦煌灸疗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为中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提供新思路,为“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