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投资与融资是现代企业财务的两项基本活动,投资和融资的关系也是财务管理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之一。依据西方学者相关的研究如代理成本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负债相机治理假说等,负债融资对企业的投资行为的影响主要是以下两方面:一是负债的代理成本假说,当公司股东与债权人发生的利益冲突时,负债融资存在两种主要的代理问题:股东的风险转移动机和投资不足动机;二是负债的相机治理机制假说,企业进行负债融资,可以抑制过度投资行为。 西方学者的研究是建立在发达是市场经济和资本市场基础上的。我国证券市场成立迄今已有十年多的发展历史,股票市场的大规模发展为上市公司进行外部股权融资创造了极其重要的场所。我国的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有别于西方发达国家,在西方企业融资结构中,根据啄食顺序原则,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顺序首先是内部股权融资(即留存收益),其次是债务融资,最后才是外部股权融资。而大量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外部融资比例远高于内部融资,而那些“未分配利润为负”的上市公司几乎是完全依赖外源融资,而且在外部融资中,股权融资占绝大多数。因此,国外的负债融资与企业投资行为的相关研究结论未必适用于中国市场。 本文在回顾了国内外负债融资对投资行为影响的相关文献基础上,进一步考虑不同公司治理结构因素对二者相关关系的影响。以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上市公司的数据,考察不同公司治理结构下的公司负债融资与投资行为之间的作用机制和影响,并实证检验了负债融资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揭示了我国上市公司中负债作为治理机制所带来的经济后果。研究发现:总体上我国上市公司的负债融资与投资支出规模呈现负相关的关系,负债融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过度投资行为。虽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和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负债融资都能够抑制过度投资行为,但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负债融资减少股东——债权人冲突及负债融资相机治理作用在整体上要优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高管持股上市公司负债融资抑制股东——债权人冲突及发挥负债融资相机治理作用在整体上要优于高管无持股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