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机构名称英译的主要目的是促进不同国家机构间的有效交流。然而,中国机构名称英译长期以来缺乏行之有效的指导原则(何自然,2005)。适切性作为语用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对一个话语或表达是否符合其出现的特定语境的一种评价结果(Fetzer,2007)。它被广泛地认为是有效交际不可或缺的因素(Hymes,1971;Canale&Swain,1980;Sager,1990)。因此,适切性与机构名称英译自然地联系了起来。本文在前人对适切性研究的基础上,试图针对中国机构名称的英译提出一个适切性原则,以期解决由于长期缺乏行之有效的翻译原则而导致的中国机构名称英译混乱这一问题。就方法论而言,本文主要为定量研究。本文包含一个隐性假设:适切性能极大地促进中国机构名称英译文的成功交际。接着,本文对适切性进行了定义,并从语用语言和社交语用两个层面对其进行分析。接着对语用语言适切性和社交语用适切性进行了操作化,前者体现在语言结构正确性和语义透明性,后者体现在社会观点的相容性。然后,结合机构名称英译的特征,分别将前/后置修饰语和院校类型作为调查研究对象,收集和分析数据,试图证明这一假设的正当性。本研究发现如下:翻译中的适切性指的是对某一话语或表达在其目的语读者的语言语境和社会语境下进行评判的结果;适切性对中国机构名称英译文的有效传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机构名称英译的适切性可从语言层面和社会层面得到实现,具体而言,语用语言适切性有赖于译文短语结构正确与语义透明,社交语用适切性有赖于社会观点相容性。因此,本研究结论得出结论,语用适切性可作为中国机构名称英译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