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制造业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其中许多的中小企业所处的实际状况却是员工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企业生产效率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企业的竞争优势的强弱。一般而言,提升生产效率最直接的方法是追加投资,增加设备、场地和人员,从而提高效率及产能,但对于资金来源备受限制的中小企业,这种方法是困难的且难以实现,如何能在少投资或不投资的前提下,挖潜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是许多中小企业希望解决的问题。本文的研究对象GW公司是一家是由原国有老企业关停并转而重新成立的民营股份制中小企业。公司通过整顿、更新等一系列重塑,企业度过了艰难的市场转型期。随着企业市场声誉的不断提升、市场份额的扩张,车间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就逐渐显现出来了,企业的发展因生产流程不畅而受到限制。如何能在尽可能少投入的前提下,使产能跟上企业市场扩张的步伐?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对GW公司的生产效率进行实际的相关诊断,研究如何提升GW公司车间的生产效率。本研究在科学管理以及工作研究相关理论基础上,应用工作抽样法,“5W1H”提问技术以及“ECRS”四大原则等研究方法,结合实地考察及工人访谈,深入调查GW公司现行的生产实际,对GW公司的车间的生产流程,车间布局以及工人工作比率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GW公司车间的生产流程中存在着大量不创造价值的等待、搬运的活动,产品加工路线存在着大量迂回交叉的现象。对工人工作比率的测算则显示,各工序操作不均衡,工人在实质性作业上所花的时间并不多。造成公司车间生产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是:车间生产布局不合理,导致了物料搬运路线的延长;生产现场混乱,造成寻找和搬运物料耗费的时间过多;操作工人生产积极性影响其工作效率。通过诊断研究,GW公司生产效率的提升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调整车间生产流程和加工线路,取消或合并相关度较高的作业;调整设备的布局,减少物料的迂回搬运以及缩短工序之间的搬运距离;改善和加强现场管理,创造更加整洁明快的工作氛围,减少工人寻找或搬运物料的时间;加强人力资源管理,设计更加有效的员工激励方案,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进而提高整个车间的生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