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进入了经济新常态,经济发展的重心更加倾向于经济质量的提升以及经济效益的增长。为了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然而,从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情况来看,一方面,由于过于追求数量上市场规模的扩大,忽略质量的提升,使得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资源配置效率不高,技术效率普遍低下,呈现起伏波动的特征。另一方面,伴随着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实行,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市场的开拓受到抑制,传统粗放式的发展模式严重制约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进程。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长三角承担着率先发展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任。而目前长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依然呈现“低技术效率,低规模效率,轻技术创新”的低端化趋势。因此,研究如何促进长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对长三角在新常态背景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提升经济质量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技术创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加快技术创新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必须坚持自主创新和开放引进并举。开放引进主要包括“引进来”和“走出去”两方面。“引进来”主要利用减免税收、降低贷款利率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充分利用企业技术外溢提高国内企业的研发水平和管理效率。“走出去”主要通过积极开展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OFDI),充分吸收利用国外先进技术资源,提升本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随着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大幅度提高,“走出去”战略逐步成为了融入世界高端产业价值链,获取持久性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基于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和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等理论,选取2010—2017年长三角实施OFDI的沪深两市A股6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对长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动态测评,并利用混合面板tobit模型对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效率有所提升,但是技术效率低下的劣势凸显,高端产业低端化发展的问题依然存在。而长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在低生产效率、低研发效率、低资金使用率等综合作用下导致企业技术吸收能力较弱,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较小;同时由于地区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阶段等条件各异,长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存在着空间异质性和产业异质性。最后,基于上述分析,根据长三角各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技术创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加快技术创新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必须坚持自主创新和开放引进并举。开放引进主要包括“引进来”和“走出去”两方面。“引进来”主要利用减免税收、降低贷款利率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充分利用企业技术外溢提高国内企业的研发水平和管理效率。“走出去”主要通过积极开展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OFDI),充分吸收利用国外先进技术资源,提升本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随着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大幅度提高,“走出去”战略逐步成为了融入世界高端产业价值链,获取持久性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基于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和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等理论,选取2010—2017年长三角实施OFDI的沪深两市A股6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对长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动态测评,并利用混合面板tobit模型对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效率有所提升,但是技术效率低下的劣势凸显,高端产业低端化发展的问题依然存在。而长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在低生产效率、低研发效率、低资金使用率等综合作用下导致企业技术吸收能力较弱,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较小;同时由于地区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阶段等条件各异,长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存在着空间异质性和产业异质性。最后,基于上述分析,根据长三角各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