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项目的财政支出是国家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科技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科技项目的财政支出进行绩效评价是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政府科技管理水平,进而推动国家和地方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保障。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模型和评价指标来对我国科技项目的财政支出进行绩效评价,对我国科学技术的管理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深入分析我国科技项目财政支出的现状以及绩效评价实践的基础上,充分研究和借鉴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根据评价模型、数据的选取原则和现有的模型理论,选择了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并以2005年至2011年的基础研究数据对科技项目的绩效评价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的论文结论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实证表明我国政府基础研究科技项目财政支出的绩效水平是相对无效的。2007年至2010年的总效率值都在0.9以上,且总体上效率值是在逐年增加的,这说明我国的政府基础研究科技支出的绩效是在逐步改善的。第二,从2005年至2010年的规模效益是递增的,即如果继续增加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将会使产出增加更多,直到投入和产出之间达到最优状态,其中2005年、2006年和2008年的θ*<1,且ε*<1,σ*<1,表明这四个决策单元既没有达到技术有效也没有达到规模有效,即这三年中不仅政府基础研究项目的财政支出的力度没有达到最大金额,而且对于政府基础研究项目的财政支出的使用也是无效的。第三,各决策单元对基础研究科技项目的财政拨款和人均基础研究科技项目的财政拨款最为敏感。因此,国家应该加大基础研究科技项目的财政拨款的力度,同时还要发挥政府科技项目财政拨款的最大效益。综合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了以下三点建议:第一、完善绩效评价指标数据库和信息系统;第二、明确政府科技投入的职能,发挥财政支出对科技项目的引导作用;第三、强化评价结果的应用,提高财政科技投入的配置效益和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