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3年“审计风暴”开始,到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加强审计工作的反复要求,审计机关的工作在社会各界受到的关注日益增多,公众在期待审计结果公告的同时,也愈发关注审计效果。尽管我国国家审计机制不断地健全和完善,然而屡查屡犯现象不断,公众似乎进入了“审丑疲劳”阶段。当前我国国家审计覆盖率总体偏低,审计结果的执行情况不如人意,审计效果受到了公众广泛的质疑。因此,如何提高审计覆盖率、提升审计效果已成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开展审计覆盖率和审计效果的关系研究,对于进一步提升审计覆盖率继而促进审计效果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回顾、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审计效果进行界定并将其分解为三个因素进行衡量,即违规金额、审计处理处罚执行率、审计建议采纳率。接着引入静态博弈模型,以威慑理论为基础,提出了解释审计覆盖率与审计效果之关系的理论框架,就审计覆盖率对审计效果的影响分别从威慑效应、政治成本和舆论压力、环境效应以及质量效应四条路径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以2004、2008、2009和2010年全国31个省市地方审计机关的数据为对象,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回归分析法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审计覆盖率的提高能够有效地促进审计效果的提升的结论。最后从审计计划、审计投入和审计信息化三个层面出发提出提高审计覆盖率的建议,并为完善审计覆盖率影响审计效果的传导机制提出政策性建议,以期为实务界实现审计“全覆盖”的目标和获得良好的审计效果提供些许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