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的研究表明,脑缺血、脑出血、癫痫、脑外伤、缺氧性脑病,神经系统变性及退行性变等神经系统疾病均具有某些相似或共同的生理病理机制,均存在细胞坏死和凋亡。有效的干预神经细胞凋亡进程是当今神经病学研究的重点,也将是今后治疗的重点。中枢系统的许多疾病的发病机制与谷氨酸(Glu)的内源性兴奋性毒性作用有关,兴奋性氨基酸的毒性作用能诱导神经细胞凋亡。钙离子大量内流,活性氧(RoS)生成增多,水肿,乙酰胆碱受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的研究表明,脑缺血、脑出血、癫痫、脑外伤、缺氧性脑病,神经系统变性及退行性变等神经系统疾病均具有某些相似或共同的生理病理机制,均存在细胞坏死和凋亡。有效的干预神经细胞凋亡进程是当今神经病学研究的重点,也将是今后治疗的重点。
中枢系统的许多疾病的发病机制与谷氨酸(Glu)的内源性兴奋性毒性作用有关,兴奋性氨基酸的毒性作用能诱导神经细胞凋亡。钙离子大量内流,活性氧(RoS)生成增多,水肿,乙酰胆碱受体,腺苷受体A1,神经肽Y受体等均参与了Glu释放的调节,这些因素可直接损伤细胞膜,破坏所有膜结构,造成一系列细胞的功能紊乱。Glu释放涉及多个环节和多种机制,因此抑制Glu释放可以对抗脑损伤时引起的神经元损伤。
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是一条应激反应通路,广泛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成熟、凋亡以及免疫调节等过程,是众多细胞因子信号转导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不同的疾病中所起的作用不一致,那么,在神经细胞凋亡或坏死时是否可以上调和活化JAK、STAT蛋白以及JAK/STAT的激活作用是什么?本文展开了以下的研究工作。
第一部分谷氨酸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模型确立研究
目的:探讨谷氨酸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浓度及作用时间
研究方法:
1.PI染色流式细胞仪(FCM)检测PC12凋亡2.Hochest染色检测PC12细胞凋亡研究
结果:
1.谷氨酸引起PC12细胞50%左右凋亡浓度的确定:
用100-2000umol/L的谷氨酸处理PC12细胞,引起PC12细胞的凋亡具有剂量依赖性的关系。不同剂量的谷氨酸处理20min的结果显示: 100、200、300umol/L谷氨酸作用20min,凋亡率分别为(3.20±0.37)%、(4.50±0.29)%、(4.50±0.88)%,与正常组对照没有引起PC12细胞明显的凋亡(P>0.05);500umol/L谷氨酸作用20min,凋亡率增加到(61.20±4.60)%、与正常组PC12细胞凋亡率对比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1000、2000umol/L的谷氨酸作用20min,凋亡率为(70.81±3.58)%和(86.76±2.28)%。根据实验要求,我们选择500umol/L作为本实验中谷氨酸损伤浓度。
2.谷氨酸引起PCI2细胞50%左右凋亡时间点的确定为进一步明确500umol/L谷氨酸作用PC12细胞20min诱导凋亡的情况,我们分别选取了不同时间段(5min、10min、20min、30min和60min)来观察不同时间段PC12细胞的凋亡情况,实验结果显示,5min组为(9.70±0.94)%、10min组(44.28±3.79)%、20 min组为(61.20±3.89)%、30min组(65.68±3.71)%、60min组(55.01±3.99)%,与对照组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20min、30min组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
根据以上的实验结果,本文选定谷氨酸的损伤浓度为500umol/l、损伤时间为20min,开展以后的工作。
1.Hochest染色及PI染色流式细胞仪(FCM)观察细胞凋亡①经Hochest荧光染色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对照组PC12细胞染色JAK/STAT信号途径促进了了谷氨酸处理的神经细胞凋亡过程。
其他文献
喉癌发病率近年来有增高的趋势,手术治疗仍是目前治疗喉癌的主要方法。喉癌的CO2激光手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手术途径,在手术显微镜下用CO2激光手术治疗,既可彻底切除肿瘤,又可保留喉的骨架和功能,术中创伤小、出血少,麻醉时间短,术后恢复快,还避免了气管切开。使本来需要颈外切开切除喉组织、创伤大、风险高的手术变得简单、微创,手术完全在喉内进行的情况下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术后喉功能结构恢复好,患者发音功能
本文研究目的:1.建立稳定的NOR基因转染肝癌细胞系 pcDNA3.1(+)/NOR-HepG2。2.用基因芯片筛选转染NOR基因后肝癌细胞HepG2的差异表达基因。3.探讨NOR基因与差异表达基因之间可能的调节机制或信号通路。研究方法:1.使用稳定转染的方法将构建好的 pcDNA3.1(+)/NOR真核表达载体和pcDNA3.1(+)空白载体经脂质体介导转染入肝癌细胞HepG2,用含400 μg
目的:研究H2受体在结直肠癌的表达及意义,及研究H2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尼扎替丁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的影响,诱导其凋亡的作用,探讨H2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尼扎替丁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H2受体在结直肠癌的表达及细胞S-P免疫组化法检测H2受体在SW480细胞的表达;采用细胞活力检测、细胞计数、MTT法观察H2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尼扎替丁对SW480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目的:总结小儿地中海贫血(地贫)、缺铁性贫血(IDA)的血液学特征,确定小儿轻型地贫和轻度IDA的最佳筛查指标及截断值,揭示红细胞参数在小儿地贫和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价值。 方法:本课题选取2013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6个月-14岁小儿患者35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地中海贫血190例,缺铁性贫血168例,并以215名同龄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析各组间红细胞参数(RBC、MCV、M
骨盆环骨折和髋臼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其发病率约占全身所有骨折的3%。因骨盆周围血管、神经结构复杂,故通常合并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骨盆环分为前环和后环,其中后环约占骨盆稳定型的60%,前环占40%。双柱骨折约占髋臼骨折的20%,其骨折特点是髋臼前后柱均断裂,且无关节面与主骨相连,故又称为“浮动髋”。双柱骨折的复位及手术入路的选择对所有创伤医师均是一项挑战。为此对治疗骨盆后环损伤的骶髂螺钉可行性进行
研究背景与目的:铅是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元素.主要损害神经、消化、造血、免疫系统和肾脏,可引起细胞一系列的功能变化.铅不仅具有神经毒性还具有免疫毒性,免疫系统是铅作用的重要靶器官之一.虽然人们对铅的免疫毒性作用已做了许多工作,但铅的免疫毒性机理尚未完全明了.铅吸收后进入血循环,约有95﹪的铅以不溶性磷酸铅稳定地沉积于骨骼系统,少量铅以磷酸氢铅、甘油磷酸化合物、蛋白复合物或铅离子(Pb)状态分布全
第一部分先天性心脏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肺血管病变可逆性:生物标志物及潜在作用靶点的探索性研究 研究背景和目的: CHD-PAH肺血管病变是否可逆对可否手术的判定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关于CHD-PAH肺血管病变可逆性的研究甚少。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可逆与不可逆性CHD-PAH肺组织蛋白组学研究,探索CHD-PAH肺血管病变可逆性评估的新的生物标志物及潜在的作用靶点。 研究方法: 研究共入选14
第一部分髌韧带短缩低位髌骨模型的建立及其对髌股关节退变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本研究拟对大鼠进行髌韧带短缩(patellar ligaments shortening, PLS)手术诱导低位髌骨,通过影像学和组织学观察并探讨低位髌骨对髌股关节退变的情况及其病理特点,并为药物干预髌股关节炎(patellofemoral joint osteoarthritis,PFJOA)建立动物模型。 方法:将
目的:系统评价奥马珠单抗治疗难治性变应性哮喘效果。 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 、WebofScience、 Embase、Cochranelibriary、Sciencedirect数据库,由2名研究者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及文献质量评价后,采用Reveman5.3进行meta分析。 结果:共纳入12篇临床对照试验。在激素量恒定期和激素量减少期,奥马珠单抗较对照组可明显提高哮喘患者生活质量
目的:1、评价MVH-MRS在术前评价脑星形细胞肿瘤分级及边界中的应用价值。2、探讨脑星形细胞肿瘤中MVH-MRS代谢物含量与Ki-67、MVD间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应用Siemens Sonata 1.5T超导型MR成像系统对41例脑星形细胞肿瘤患者进行常规MR扫描及MRS检查,其中28例进行了Ki-67抗原、MVD两指标的免疫组化染色。所有患者均为首次发病,术前未经化疗、放疗,均经手术病理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