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金纳米颗粒具有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催化活性等特殊性质,被广泛应用在光电子学、生物医学等领域。本文利用金纳米颗粒制备了金纳米薄膜和Au/AAO复合材料,采用多种常规表征手段研究它们的结构和光学特性,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采用单宁酸还原法制备了不同粒径的金纳米颗粒,通过TEM和UV对其形貌结构和光吸收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粒径变大,金纳米颗粒从单分散状态变为纳米线和纳米环结构,具有分形的特点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纳米颗粒具有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催化活性等特殊性质,被广泛应用在光电子学、生物医学等领域。本文利用金纳米颗粒制备了金纳米薄膜和Au/AAO复合材料,采用多种常规表征手段研究它们的结构和光学特性,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采用单宁酸还原法制备了不同粒径的金纳米颗粒,通过TEM和UV对其形貌结构和光吸收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粒径变大,金纳米颗粒从单分散状态变为纳米线和纳米环结构,具有分形的特点,其共振吸收峰发生一定的偏移。(2)采用重力沉降法将不同粒径的金纳米颗粒制备成金纳米薄膜,通过SEM、AFM和UV研究其表面形貌结构和光吸收特性。结果表明金纳米薄膜表面具有不均匀和各向异性的特点,在200-1100nm具有四个共振吸收峰和相干的特性。(3)根据标度定律,研究光与上述样品的耦合作用随波长的变化。针对金纳米颗粒,发现在近紫外200-300nm和近红外900-1100nm处存在强等离子激元耦合,在350-800nm处存在弱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耦合;针对金纳米薄膜,发现在近紫外200-500nm和近红外1060-1100nm处存在强等离子激元耦合,在550-1050nm处存在弱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耦合;针对Au/AAO复合材料,发现在250-750nm处存在弱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耦合,在近红外800-1100nm处存在强等离子激元耦合,并且金纳米颗粒具有增大光耦合强度的作用。
其他文献
随着芯片集成度的提高、器件小型化的不断发展,由此带来的功耗问题也亟待解决。由于玻尔兹曼分布导致常规MOSFET的亚阈值摆幅(SS)无法降至60 m V/dec以下,负电容场效应晶体管(NCFETs)通过在栅介质中插入铁电薄膜材料获得内部电压放大,从而突破该限制。此外,二维材料MoS2因其较高的迁移率、几乎接近理想的开关特性以及良好的CMOS工艺兼容性,被视为纳米尺度晶体管沟道的优良材料。本文以Mo
装配任务是工业生产制造的主要环节,装配质量的好坏往往直接决定了最终产品质量的优劣,定位作为装配的重要基础,其精度及效率直接影响装配的最终质量。采用工业机器人可以代替人类更加精确高效地完成装配工作,并且在一些恶劣的环境下,采用机器人实现自动定位是当前的发展趋势。目前,工业机器人在完成装配任务时主要依靠离线编程、示教或使用激光跟踪仪的方式进行定位。离线编程和示教编程都存在通用性差、没有感知能力、精度受
背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后复发大多预后不良,尽管相关的研究不断取得进展,但目前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案。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C
【研究背景】脓毒症(Sepsis)引起的急性肺损伤(ALI)是脓毒症常见并发症之一[1],脓毒症发生时肺组织易受攻击,可因此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其主要的病理基础为广泛的肺泡上皮细胞和肺血管内皮损伤导致的富蛋白性肺水肿[2]。已有研究发现,抑制肺血管内皮细胞焦亡能够减轻脓毒症造成的肺组织损伤[3]。补体系统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4],补体C3a是C3的裂解片段之一,C3a与受体C
基于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的高压直流输电技术(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MMC-HVDC)成为我国更大容量、更远距离、更加高效电能传输的重要手段之一,MMC换流阀的故障穿越能力则直接关系到输电系统的可靠运行以及柔性直流输电的发展前景。综合考虑换流阀的建设成本、运行效率以及故障穿越能力,由一半半桥子模块(
洪水灾害历来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我国长江流域洪灾类型多变、分布较广,全流域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面临着严峻的防洪形势,上游水库群的相继建成应用有效提高了流域防洪安全保障能力。洪水波在长河道中演进历时较长,且易受河道区间入流影响,而水库调蓄作用会改变洪水传播过程,多变的来水情形下水库群调度应用方式直接影响着上下游防洪安全。因此,探索河道洪水演进规律及库区回水情况,合理制定水库群联合调度方案,对流域防洪
气候变化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在基于传统产业的“碳减排”方案遭遇瓶颈时,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或将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利补充。“蓝碳”指水生态环境系统所固定的碳,其内涵正在从海洋不断向内陆水域延伸。湿地生态系统如湖泊、水库、池塘等,仅占全球面积的5%至8%,但对区域碳循环的影响却不容忽视。当前,有关内陆水域尤其是湖泊“蓝碳”研究却较为滞后。“水圈微生物驱动地球元素循环的机制”重大
第一部分利用脂质插入修饰细胞外囊泡实现结肠癌的SPECT/NIRF成像背景:近年来,肿瘤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tumor cells derived-extracellular vesicles,TEV)作为药物递送的纳米载体已成为研究热点,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以TEV为纳米载体构建多模态影像分子探针既可以实现肿瘤诊断,又能在活体内无创性示踪TEV,从而加速TEV的临床转化。目前基于TEV的多模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不仅孕育了灿烂的中国文化,同时也给人们的用水、灌溉、航运带来了巨大便利。新中国成立之后,长江流域的水力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建成了以三峡为核心的巨型水库群,进一步提升了长江流域的防洪、灌溉、发电等能力。然而,如此丰富的水力资源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在汛期也极有可能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如何在汛期利用长江上游水库群的库容优势,在保障流域整体防洪安全的同时尽可能的利用水能优势提高
乡村旅游作为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选择已成为乡村发展的关键,而乡村旅游的发展联系着乡村产业、农民收入、乡土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发展,其中产业运营是乡村产业发展的核心内容,是实用型村庄规划编制的重要突破口。文章以面向运营的实用型村庄规划编制为研究内容,以甘肃省永靖县小茨村为研究实例,探究乡村旅游型村庄规划的编制路径,以期为乡村旅游实用型村庄规划编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