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密度和氮肥水平互作对冬小麦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调控效应研究

被引量 : 46次 | 上传用户:zoujian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于2011-2013两年度小麦生长季在山东兖州新兖镇杨庄村大田,以冬小麦多穗型品种济麦22和大穗型品种泰农18为供试材料,分别采用裂区设计,设置不同的氮肥水平(0、180和240kg/hm2)和种植密度(济麦22为低密度120万/hm2、中密度180万/hm2和高密度240万/hm2,泰农18为低密度135万/hm2、中密度270万/hm2、高密度405万/hm2)水平,氮肥水平为主因素,种植密度为副因素,结合15N微区试验,研究了种植密度和氮肥水平互作对小麦籽粒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种植密度和氮肥水平对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1.1对小麦干物质积累的影响氮肥水平相同的条件下,随种植密度增加,两品种小麦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显著增加;出苗-冬前、冬前-拔节和开花-成熟的这三个生育阶段干物质积累量显著提高,出苗-冬前、冬前-拔节阶段干物质积累量占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的比例显著提高,拔节-开花阶段干物质积累量占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的比例显著降低;种植密度相同的条件下,随氮肥水平增加,小麦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显著增加;出苗-冬前、冬前-拔节和开花-成熟各生育阶段干物质生产量均显著增加,开花-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占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的比例显著提高。1.2对小麦籽粒产量、生物产量和收获指数的影响种植密度和氮肥水平及其互作效应对两品种籽粒产量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在不施氮和施氮量为180kg/hm2的条件下,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随种植密度增加而增加,收获指数无显著差异,在施氮量为240kg/hm2的条件下,高密度处理生物产量显著大于中密度处理,收获指数显著低于中密度处理,籽粒产量无显著差异,高密度和中密度处理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均显著大于低密度处理。施氮量为180kg/hm2的高密度处理籽粒产量与施氮量为240kg/hm2的高密度和中密度处理产量无显著差异。1.3对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在不施氮条件下,随种植密度增加,灌浆速率最大时出现时间、活跃生长期、渐增期、快增期和缓增期均无显著差异,灌浆速率最大时粒重,最大灌浆速率以及平均速率均呈降低的趋势,成熟期粒重降低;在施氮量180kg/hm2条件下,随种植密度增加,除活跃生长期和渐增期无显著差异外,灌浆速率最大时出现时间推迟、快增期和缓增期延长,灌浆速率最大时粒重,最大灌浆速率以及平均速率均呈降低的趋势,成熟期粒重降低;在施氮量240kg/hm2条件下,随种植密度增加,灌浆速率最大时出现时间推迟,活跃生长期、渐增期、快增期和缓增期均延长,灌浆速率最大时粒重,最大灌浆速率以及平均速率均呈降低的趋势,成熟期粒重降低。泰农18的平均籽粒灌浆速率显著低于济麦22。1.4开花后营养器官干物质向籽粒的转运及对籽粒的贡献在不施氮条件下,增加种植密度显著提高花前营养器官干物质贮藏再转运量和花后干物质生产量,花前营养器官贮藏干物质再转运率和对籽粒的贡献率无显著差异;施氮量180kg/hm2条件下,增加种植密度显著提高花前营养器官干物质贮藏再转运量和花后干物质生产量,花前营养器官干物质贮藏再转运率降低;施氮量240kg/hm2条件下,随种植密度增加,花后干物质生产量和对籽粒的贡献率显著增加,花前营养器官干物质贮藏再转运量表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花前营养器官干物质贮藏再转运率和对籽粒的贡献率降低。同一种植密度条件下,随氮肥水平增加,花前营养器官干物质贮藏再转运量、转运率以及对籽粒的贡献率降低,花后干物质生产量和对籽粒的贡献率升高。2对小麦氮素吸收效率的影响2.1对小麦氮素积累的影响氮肥水平相同的条件下,随种植密度增加,成熟期地上部氮素积累量增加;增加种植密度显著提高了出苗-冬前、冬前-拔节和开花-成熟的这三个生育阶段氮素积累量和所占吸收氮素的比例;种植密度相同的条件下,随氮肥水平增加,各生育阶段氮素积累量均显著增加,开花-成熟期氮素积累量占总积累量的比例增加。2.2对小麦氮素吸收效率的影响同一氮肥水平条件下,随种植密度增加,小麦氮素吸收效率增加;同一种植密度条件下,随氮肥水平提高,小麦氮素吸收效率降低,种植密度和氮肥水平对小麦氮素吸收效率互作效应达显著水平,表现为高种植密度和低氮肥水平处理氮素吸收效率最高。2.3对小麦不同土层氮素吸收的影响随着标记层次的下移,各处理15N氮素吸收量均降低。氮肥水平相同的条件下,增加种植密度提高了小麦根系对各个土层氮素的吸收,各土层增加的氮素吸收量和比例随标记层次的下移而显著提高;种植密度相同的条件下,增施氮肥增加了小麦根系对20cm和60cm处土层氮素的吸收,降低了100cm土层氮素的吸收量。氮素吸收量与20cm和60cm的氮素吸收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氮素吸收效率与100cm的氮素吸收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可以通过调节种植密度和氮肥水平改变小麦根群结构以及在各个土层的分布,同步提高小麦氮素吸收量和氮素吸收效率。3对小麦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3.1对小麦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在不施氮和施氮量为180kg/hm2条件下,增加种植密度对氮素利用效率影响不显著,在施氮量为240kg/hm2条件下,中密度处理与低密度处理相比较,氮素利用效率无显著差异,均显著高于高密度处理。3.2对小麦氮素收获指数和籽粒含氮量的影响氮素利用效率为氮素收获指数和籽粒含氮量的比值。在不施氮和施氮量为180kg/hm2条件下,增加种植密度对氮素收获指数和籽粒含氮量影响均不显著,在施氮量为240kg/hm2条件下,中密度处理与低密度处理相比较,氮素收获指数无显著差异,显著高于高密度处理;籽粒含氮量无显著差异,均显著低于高密度处理。3.3开花后营养器官氮素向籽粒的转运及对籽粒的贡献在不施氮和施氮量180kg/hm2条件下,增加种植密度显著提高花前营养器官氮素贮藏再转运量、花后氮素生产量以及籽粒氮素积累量,花前营养器官贮藏氮素再转运率和对籽粒的贡献率无显著差异。施氮量240kg/hm2条件下,中密度与低密度相比,籽粒氮素积累量、营养器官贮藏再转运量和花后氮素同化量显著增加,花前营养器官贮藏氮素再转运率和对籽粒的贡献率无显著差异;高密度与中密度相比较,营养器官贮藏再转运量无显著差异,花后氮素生产量和籽粒氮素积累量显著增加,营养器官贮藏再转运率和对籽粒的贡献率降低。同一种植密度条件下,随施氮量的增加,花前营养器官氮素贮藏再转运量、花后氮素同化量和籽粒氮素积累量均增加,花前营养器官氮素贮藏再转运率以及对籽粒的贡献率降低,花后氮素同化量对籽粒的贡献率升高。4对小麦氮素利用率的影响氮素利用率为氮素吸收效率和氮素利用效率的乘积。在不施氮和施氮量为180kg/hm2条件下,随种植密度增加,氮素利用率显著增加,在施氮量为240kg/hm2条件下,中密度处理和高密度处理氮素利用率无显著差异,显著高于低密度处理。种植密度相同的条件下,随氮肥水平的提高,氮素利用率显著降低。5种植密度和氮肥水平对不同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和氮素平衡的影响种植密度相同的条件下,随氮肥水平的提高,各土层硝态氮积累量增高,0-200cm硝态氮总积累量影响达到显著水平,表现为N240>N180>N0处理,土壤无机氮残留量,氮素表观损失量和损失率均增加;氮肥水平相同的条件下,随种植密度增加,各土层硝态氮积累量有降低趋势,0-200cm硝态氮总积累量影响达到显著水平,表现为低密度>中密度>高密度处理。土壤无机氮残留量,氮素表观损失量和损失率均降低。2011-2012年度,与播种前土壤硝态氮积累量相比较,不施氮条件下各密度处理0-200cm各土层硝态氮积累量均显著降低;施氮量为180kg/hm2的各密度处理0-40cm土层硝态氮积累量显著高于播种前,40-120cm土层硝态氮积累量与播种前基本平衡,120-200cm硝态氮积累量显著低于播种前;施氮量为240kg/hm2的各密度处理处理80-100cm土层硝态氮积累量显著高于播种前,其余土层表现规律与N180处理相同;2012-2013年度,与播种前比较,N0处理0-200cm各土层硝态氮积累量显著降低;N180和N240处理只有60-80cm土层硝态氮积累量显著高于播种前,其余土层均出现了氮素亏缺。年份之间试验结果的差异性与降雨量不同有关。
其他文献
污泥焚烧是污泥处置技术的一种有效途径。介绍了国内污泥焚烧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若干典型工程案例,分析了污泥焚烧技术的关键问题,指出了污泥焚烧工程应用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高中思想政治课实效性是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关注的话题。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整体状况不错,但实效性仍有待提升,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没有学习力就
传统城镇化道路的弊端与困境既是新型城镇化道路提出的重要前提,也是新型城镇化道路致力于解决的主要内容。生态文明则为新型城镇化道路提供理论支持与保障。生态文明视野下
本文研究的是《名利场》杨必译本中文化词汇的翻译策略。该研究主要涉及文化词汇主要翻译策略及其翻译方法和技巧运用,并对这些方法和技巧进行梳理、分类和解释。选择该研究问
西方侦探电影从诞生伊始就确立了其稳定的叙事话语机制、价值观念系统及镜头语言风格,在类型电影的舞台上抒写出独具一格的魅力。它聚焦城市犯罪主题,在侦探对犯罪案件的调查
<正> 大力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党委办公厅(室)的秘书人员由于所处的特殊位置,进一步明确自身职业道德的现
准确计算单井控制灌溉面积,关系到灌溉工程的规划、机井布置设计、工程项目的总投资及地下水的开采利用量,也是水利工作者经常需要考虑的问题。但是,我国现行的相关规范中却
要想改变养成教育高耗低效的现状,培养学生自我自主管理的能力,养成教育应该寻求更有效的方式。为此,本研究在认真阅读、分析西方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国内专家学者的观点文章,界定了
依据分子在空间排列的规整性可将高聚物分为结晶型、无定型(非晶态)和部分结晶型三类。本文主要围绕结晶相为四方晶片的高聚物,研究其不同聚集态的力学性质。在这里,引进金属多
该文从设施农业技术的整体情况出发,分别从设施环境调控装备技术和设施生产配套装备技术两方面详述了设施农业装备的现状,并提出了今后发展的趋势,以期为设施农业装备技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