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健脾化湿万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症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为中医药防治肥胖症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期间,同里镇卫生院、青云镇中心卫生院门诊收治的60例脾虚湿阻型肥胖症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单纯性肥胖病的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和《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试行)》诊断标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干预,包括饮食控制干预和运动指导干预;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健脾化湿方治疗,方剂组成:生白术15g,茯苓10g,姜半夏10g,陈皮10g,绞股蓝10g,泽泻10g,枳实10g,桂枝10g,决明子10g,生山楂15g,荷叶10g,炒甘草5g,每日一剂,以水500ml煎取汁液200ml服用,每日两次,上、下午各100ml餐后半小时温服。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疲乏无力、肢体困重、纳差、腹满、尿少、大便溏泄等临床症状积分改善情况,治疗前后体重、体重指数(BMI)、脂肪百分比、臀围、腹围、腰围、腰臀比改善情况,治疗前后生存质量(WHQOL-BREF)评分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肝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血脂指标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后临床疗效情况。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疲乏无力、肢体困重、尿少、纳差、腹满、大便溏泄等临床症状评分情况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情况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疲乏无力、肢体困重、尿少肢肿、纳差、腹满、大便溏泄等临床症状评分情况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2.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体重、体重指数、脂肪百分比、臀围、腹围、腰围、腰臀比组间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体重、体重指数、脂肪百分比、臀围、腹围、腰围、腰臀比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体重、体重指数、脂肪百分比、臀围、腹围、腰围、腰臀比均明显小于同期对照组(P<0.05)。3.治疗前,两组患者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和环境领域等WHQOL-BREF量表评分项目及量表总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经不同干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WHQOL-BREF量表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评分和WHQOL-BREF量表总评分水平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患者(P<0.05)。4.治疗前,两组患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等肝功能指标及尿酸、肌酐等肾功能指标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经不同干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肝、肾功能指标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5.治疗前,两组患者组间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等血脂指标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G、TC、LDL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HDL水平则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患者的TG、TC、LDL水平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其HDL水平则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患者(P<0.05)。6.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有部分患者出现轻微的头晕、心慌、失眠等减重不良反应,其中,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7.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无效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化湿方能有效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症,能明显改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评分和血脂指标,帮助减轻体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