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西北太平洋柔鱼资源变动

来源 :上海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feng1122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柔鱼(Ommastrephes bartramii)是西北太平洋重要的经济种类之一,在北太平洋生态系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并已被北太平洋渔业委员会(North Pacific Fisheries Commission,NPFC)纳入管理范畴。柔鱼资源量年间波动比较剧烈,在其不同生活史阶段,都受到海洋环境和气候变化的影响。由于柔鱼是一年生的种类,全球气候变化和局部海洋环境变动对柔鱼资源丰度和分布的影响愈加突出,近20多年来,利用遥感环境数据,以水温为主要环境因子对柔鱼的资源丰度和渔场分布进行近实时预报研究已取得重要进展,但缺乏气候变化背景下,对柔鱼资源渔场的中长时期(至21世纪末)预测,为此本文结合气候变化研究的最新进展,在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对西北太平洋柔鱼资源变动展开研究。论文的科学假设为: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海洋生物物理化学环境发生改变,导致柔鱼潜在栖息地时空分布、渔汛及资源补充量产生变化。论文采用2013年9月IPCC第五次报告中的研究成果,即基于耦合模式互比项目第5阶段(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5,CMIP5)中的海洋环境数据,分析未来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柔鱼潜在栖息地分布变化情况,通过量化分析栖息地面积的改变进一步分析柔鱼未来渔汛变化,并结合柔鱼产卵场和索饵场环境变化估算其资源补充量,最后提出柔鱼渔业管理的建议。主要结果如下:(1)最大熵模型(Max Ent)在模拟柔鱼栖息地分布方面的应用。利用柔鱼渔业生产数据,结合多个海洋环境遥感数据,包括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叶绿素a(chlorophyll-a,Chl-a)浓度、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混合层深度(mixed layer depth,MLD)及海平面异常(sea level anomaly,SLA),采用最大熵模型对柔鱼潜在栖息地进行模拟,并利用Arc GIS软件对栖息地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7月柔鱼最适宜区主要分布在39°~43°N,150°~163°E。8月柔鱼最适宜区向东移动,较适宜区向北扩张至46°N。9月柔鱼最适宜区和较适宜区面积向西缩小,主要集中在40°~46°N,150°~160°E。10月最适宜区和较适宜区向南移动,主要分布在40°~45°N,150°~165°E。各月影响柔鱼潜在分布的重要环境因子有所差异,7─8月为SST,9月为MLD和SST,10月为NPP和SST。研究表明西北太平洋柔鱼分布受海洋环境因子的影响,时空变化明显,最大熵模型对西北太平洋柔鱼潜在栖息地分布的模拟精度非常高。(2)水温变暖对柔鱼潜在栖息地分布的影响。根据影响柔鱼分布的最主导环境气候因子——SST,基于最大熵模型及其建立的栖息地模型,利用1996-2005年气候历史数据和RCP4.5和RCP8.5两种情景下的气候预估数据,分析了1996-2005、2021-2030、2051-2060、2090-2100年主要捕捞月份(7-10月)柔鱼潜在栖息地变化。结果表明,柔鱼渔场纬度方向空间分布呈季节性南北移动,随着未来气候变化,在RCP4.5和RCP8.5两种情景下,2021-2030、2051-2060、2090-2100年7-10月柔鱼潜在分布较1996-2005年7-10月均呈现向北极移动趋势,适宜面积增加。推测柔鱼季节性南北移动可能受各月适宜SST范围变化的影响,在RCP4.5下,到21世纪末,各月柔鱼潜在最适宜生境向北移动1-2°,适宜面积增加3%-13%;在RCP8.5下,到21世纪末,各月柔鱼潜在最适宜生境向北移动3-5°,适宜面积增加42%-80%。(3)综合海洋环境因子对柔鱼潜在栖息地和渔汛变化的影响。结合影响柔鱼分布的多个环境气候因子,包括SST、海表盐度(sea surface salinity,SSS)、大地水准面以上的海表面高度(sea surface height above geoid,SSHAG)、所有浮游植物的初级有机碳生产(primary organic carbon production by all types of phytoplankton,POCP),利用最大熵模型及其建立的栖息地模型,结合1996-2005年各环境因子气候历史数据和RCP4.5和RCP8.5两种情景下的各环境因子的气候预估数据,分析2000年、2025年、2055年、2095年渔汛月份(7-11月)柔鱼潜在栖息地时空变化并进行量化分析,进一步探讨未来柔鱼可能的渔汛变化。结果表明,气候变化下,柔鱼栖息地向北极移动,在RCP4.5情景下,2025、2055和2095年8-10月向北极移动明显;在RCP8.5情景下,2025、2055和2095年7-10月向北极移动明显。柔鱼潜在适宜栖息地面积整体较少,RCP4.5情景下,到2095年,7-9月柔鱼潜在适宜栖息地面积几乎消失,10月柔鱼潜在适宜栖息地面积减少约23%,11月柔鱼潜在适宜栖息地面积减少约43%;RCP8.5情景下,到2095年,除10月柔鱼潜在适宜栖息地面积增加约34%以外,7-9月以及11月柔鱼潜在适宜栖息地面积几乎消失。我们推测未来柔鱼作业位置可能向北移动,柔鱼渔汛可能推迟且总的捕捞作业时间可能缩短。(4)未来柔鱼资源补充量预测。基于以往的研究结果,将柔鱼产卵场划分为经验产卵场和推测产卵场,通过分析经验产卵场、推测产卵场和索饵场各月适宜水温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PS)与柔鱼单位捕捞努力量的渔获量(catch per unite effort,CPUE)之间的相关关系,选取统计关系显著的月份PS与CPUE建立线性预报模型,结合RCP4.5和RCP8.5两种情景下2000年、2025年、2055年、2095年显著相关月份PS的变化,分析未来柔鱼资源补充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气候变化下,柔鱼经验产卵场适宜SST范围向北移动,到2095年移动至经验产卵场最北缘,1-4月经验产卵场平均PS呈下降趋势,但变化不显著;推测产卵场适宜SST范围向北移动,到2095年移动至推测产卵场最北缘,且已超过推测产卵场范围,1-4月推测产卵场平均PS呈下降趋势,变化显著;索饵场适宜SST范围向北移动且有扩张趋势,7-10月索饵场平均PS呈下降趋势,变化显著。相关分析表明,1996-2005年2月和3月推测产卵场PS与CPUE显著正相关。未来柔鱼CPUE呈下降趋势,到2025年,柔鱼CPUE为208.87±5.46t/艘;到2055年,为198±47.92t/艘;到2095年,为154.35±48.72t/艘,相比于2000年,到2095年,相比于2000年柔鱼资源量最大下降60.08%。(5)柔鱼渔业中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养护管理模式。通过分析气候变化对柔鱼的影响机理和途径,探讨柔鱼渔业中适应和减缓气候的途径和方法,最后在NPFC的养护管理模式和框架下提出兼容适应气候变化的柔鱼可持续发展建议,包括加强柔鱼渔业资源评估;提升柔鱼渔业资源预报能力,减少非正常的捕捞作业时间;减少并改进渔船,降低能耗,提高效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市场配置;制定适应气候变化的渔业管理措施或预警系统,未来可以适当设置休渔期应对气候变暖,且在柔鱼产卵和仔稚鱼洄游海域有必要设置适当的禁渔期。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受气候变化影响而产生的低频气候变化现象(如厄尔尼诺-南方涛动、太平洋年代际涛动、北大西洋涛动等)通过对鱼类个体的直接作用或生态系统食物链传递的间接作用影响着海洋鱼类。研究显示,近半个世纪以来,气候系统增加的净能量中有60%以上储存在海洋上层,中上层鱼类首当其冲地受到了气候变化的严重冲击。东南太平洋智利竹筴鱼(Chilean jack mackerel,Trachurus murphyi)
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俗称草虾、虎虾等,具有单个个体大、产量高、养殖利润大等特点,是世界主要养殖的对虾品种之一,也是我国华南地区的主养对虾品种。近年来,由于鱼粉资源的全球范围内缺乏以及鱼粉价格的逐年攀升,斑节对虾养殖产业中饲料成本逐年加大,这严重压低了斑节对虾养殖的利润,制约了我国斑节对虾养殖业的发展。因此,利用遗传育种的方法,选育出适合粗饲料(饲料中含有的鱼粉蛋白较低)养殖的
卵子发生和卵黄发生构成了动物卵巢发育的基本过程,卵黄发生的本质是卵巢卵母细胞中卵黄物质的大量积累。卵黄蛋白原(Vitellogenin,Vg)是卵黄发生过程的关键基因。Vg蛋白可与糖类、脂类等营养物质共同加工形成卵黄磷蛋白(vitellin,Vn),后者是卵黄物质最主要的蛋白质之一。因此,雌体动物体内Vg的表达和合成将会影响卵巢中卵黄物质的积累进而影响动物卵巢发育的进程。中华绒螯蟹(Erioche
鳜(Siniperca chuatsi)隶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鳜科(Sinipercidaedae),鳜属(Siniperca),是我国特有的淡水经济鱼类。鳜具有独特的食性与捕食行为,首先,鳜只食活鱼,偶尔摄食虾类,特别是在开口起一直以其他鱼类为饵,食性专一,终身只食活鱼;同时,鳜只对活鱼有捕食行为,对运动目标敏感,在捕食行为中也表现出多种捕食动作,如跟踪,突击,伏击,及一些复杂
鲐鱼(Scomber japonicus)广泛分布在西北太平洋以及中国东黄海海域,其生态和经济价值较高,目前是中国、日本和韩国等国家重要的捕捞对象。鲐鱼是一种季节性洄游的鱼类,作业渔场的分布与其洄游路线密切关联。作为一种生命周期较短的中上层经济鱼种,鲐鱼的资源丰度和空间分布受到不同时空尺度气候变化和海洋环境的显著影响,其栖息地和资源量年际变化显著。因此,构建精确的鲐鱼栖息地模型,探索鲐鱼资源响应气
瘤背石磺(Onchidium reevesii)是生活于滩涂湿地的半咸水两栖性生物是一种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的贝类[1,2]。其生活分布区域常见淡水与海水交汇处的高潮带,其温度适应能力十分强、分布范围广阔、野生资源量非常丰富,江苏盐城,上海崇明、浙江温州、福建福安等地一直以来均有销售,被认为是有助治料风湿病、哮喘病,产后大补身体的很有特色的水产品。从形态角度观察瘤背石磺并未进化出完整的心血管系
鳙(Hypophthamichthys nobilis)是我国江、河、湖、库等大水面水体中特有的半洄游性鱼类,为典型的滤食性鱼类,是我国传统淡水养殖对象,具有悠久的养殖历史。本研究收集了9个鳙群体,分别来自包括4个国家级原种场鳙群体(湖北石首、湖南长沙、江西瑞昌和江苏邗江)、2个省级良种场亲本群体(江苏漕湖和广西玉林)和3个长江江段捕捞群体(镇江、张家港和常熟),利用分子标记技术,结合群体遗传学、
渔业资源调查是开发和保护渔业生物资源的基础,是掌握渔业资源动态的前提,对渔业资源保护、管理策略的制定以及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有关抽样调查设计优化的研究仅有潮间带底栖生物断面抽样调查比较、长江口鱼类群落定点抽样调查设计的评价,仍缺乏不同抽样调查设计在不同渔业资源生物类群抽样调查上的比较研究,长江口渔业资源科学调查体系仍待完善。所以,有必要从抽样调查设计优化方面开展
肌肉抑制素基因(MSTN)是脊椎动物中典型的骨骼肌生长发育负向调控因子,其有关核苷酸突变会产生具有较高生产应用价值的“双肌”动物。因而,该基因自发现以来一直都是肉用动物遗传育种研究中的明星基因。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是我国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甲壳动物,其蜕壳和生长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本实验室的前期研究发现,中华绒螯蟹MSTN基因(Es-MSTN)的一个同义突变位点的等
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iaevis)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之一,随着生产和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由于高密度养殖、营养不充分和水质问题导致了细菌性疾病频繁频发,严重限制了半滑舌鳎产业的发展。鉴于此,本论文利用哈维氏弧菌和迟缓爱德华氏菌人工感染数据、弧菌病自然发病数据和幼鱼期养殖成活率数据,对其存活(抗病)性状进行遗传参数评估,获得如下结果:1.利用2014年哈维氏弧菌人工感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