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权分置改革以来,上市公司与广大投资者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沟通交流,市值管理和投资者管理日益普遍,国内的实务界和理论界都在这两个领域展开积极探索。市值管理和投资者关系管理虽然对于国内是崭新的概念,但是在西方发达资本市场中已经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并形成了成熟的理论体系和的实践准则。在此基础上,国内上市公司也根据中国特点加以本土化创新。在股改之后,主要通过整体上市、推行股权激励、投资并购等提升内在价值的手段实现市值最大化的经营目标,但是对于实现上市公司合理外部定价的重要环节--投资者关系管理,则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甚至比股权分置改革期间有所退步。国内上市公司和证券市场对于投资者关系管理的认识还是停留在公共关系管理和满足相关法规的阶段,并没有认识到良好的投资者关系管理水平对公司市值的正向促进作用。
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运用博弈论中的信号传递模型检验国内股票市场是否会对投资者关系管理水平较高的公司给予超额收益。构建这一实证研究的目的在于检验股票市场是否对投资者关系管理水平给予内在激励,投资者对于此类公司是否更加欢迎,如果存在这种超额收益,将会对其他公司形成示范效应,有助于促进整个市场投资者关系管理水平的提升。
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虽然有一部分上市公司在获奖结果公布前后的一段时间内具有超额收益,但并不显著。对于这一结论,本文认为一方面,国内证券市场对于上市公司的投资者关系管理的认识比较粗浅,投资者关系管理水平行业评比的影响力比较小,因而获奖公司不能够获得显著的超额收益;另一方面,投资者关系管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较好的投资者关系管理水平可能导致了公司股票具有较高的估值水平和投资者认可程度,获奖结果所包含的预期已经反映在股票价格之中,故超额收益不显著,这一结论也与国内的现有研究相吻合。
本文还提出国内投资者关系管理和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相关发展建议,即应该加强上市公司主动进行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内在激励。培养“投资者至上”的市场文化,通过监管机构、交易所等组织投资者关系管理的相关评比工作,增强评比结果的影响力,强化对上市公司的外在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