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合作原则与目的语读者可接受性Reading Style:Interacting the Chinese Way翻译报告

来源 :烟台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perornj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作原则在翻译中起着重要作用。《阅读风格:中国互动方式》一书是文化文本,其目的是介绍一些中国人的阅读方式,使外国读者能够对中国文化和中国语言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因此,在最大程度上使目标读者和原文读者有相同的感觉和经验,完成原文读者和目标读者之间的互动。本文主要内容可以分三个方面:问候语、阅读书法和文学风格。问候语部分,作者主要采用了动作描写来揭示任务性格和角色的情感,并且展示了人物的心理状态。译者应该表达陌生人第一次见面时的尴尬情形。书法部分可能对于读者来说有些难懂,作者运用了大量的中国谚语和中国人特有的表达方式,这让外国读者很是困惑。译者应当更注重对专业词汇和短语的翻译,提前做好准备。文学作品由于题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译者应该采用意译而非直译方法,考虑读者的接受程度,表达出原作者的情感。合作原则在实践中可以实现源语言与目标语言的功能对等。当然,为了达到一个完美的翻译工作,译者需要采取更多的翻译策略来表达出源文本的信息,并且能够满足目标读者的需求。
其他文献
上世纪80年代,以色列著名学者图里提出了翻译规范理论。该理论的提出推动了描述性翻译研究理论的发展。图里指出翻译是一个做决定的过程,这个过程以目的语文化为导向,受到多
称谓语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语言要素,它可以反映说话人和听话人的身份、关系、情感态度等,同时也决定着交际的质量。因此,称谓语不是简单的语言单位,它还包含一些特殊
在历史上,译者处于隐形的地位,自“文化转向”出现后,译者地位提高,不再“隐形”,这促进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有了更大的自主性。在此基础上,关于译者的研究开始增多。同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