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亚文化”也被称为次属文化(Subculture),指的是相对于主流文化的一些非主流文化现象,又称小文化或副文化。本文所研究的“风俗版画”便是这种不被主流文化所重视,又试图摆脱传统民间文化的一种“亚文化”。它的形成经历了与西方文化对抗、接受并最终融合的过程。本文将清末民初时期产生新风格的民间木版年画定义为“风俗版画”,它的形式是建立在木版年画基础上,把西方的图像元素与本土风俗相结合,形成既有中国传统构图样式又融入了西方透视、空间、造型等元素的新风格。在内容上区别于“传统版画”,表现出与现实社会息息相关,反映民众生活状态的“版画”。在传播方式上也与“传统版画”不同,是受到社会整体变迁的影响,产生于民间“自下而上”的一种“新民俗”表达方式。受清中期“西风东渐”的影响,中国美术开始接受西方“科学”的视角,民间也产生了以木刻手段和焦点透视相结合的木版年画,形成了“风俗版画”的早期萌芽。鸦片战争后,在“洋务运动”的推波助澜下,社会风尚迅速变化,“洋货”、“洋装”为人们青睐,书籍插图中也频频出现“火轮车”、“火轮船”等西洋新事物。这些“西洋景”作为新图像迅速在社会传播,并被民间木刻家利用与传统图像结合,创作出反映社会新风尚的木版年画,“传统版画”至此全面转型。戊戌变法后,在“先锋”意识的催动下,新潮的有志之士创办了画报、报刊等新媒体,此类通俗性宣传媒介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开启了“民智”,普及了民众新知。伴随着新思潮的影响,“移风易俗”运动开展,民众的审美趣味随之转变。“风俗版画”的产生恰恰契合了这种变化的时代,满足了民众追求“时尚”的心理。在出版商和画师的共同参与下“风俗版画”得以快速地发展。民国成立后,为了达到宣教的政治功用,国民政府提倡“改良年画”运动,为“风俗版画”提供了新的素材和创作方向。随着“机械印刷时代”开启,木刻“风俗版画”受其影响日渐式微。本文将清末民初时期“风俗版画”划分为战事题材、讽刺题材、市井生活题材、维新启蒙题材。以图像学、图像志的研究方法从其发展流变、风格样式、视觉建构、社会功能等角度对新风格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对其体现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等方面进行探究,梳理并还原这段被遗忘的“版画”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