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肇始于亚里士多德的隐喻研究至今已历经两干多年的历史,其间涌现了众多不同的理论,其中集大成者包括隐喻比较论、替代论、互动论、映射论和概念合成理论。这些理论从语言和思维两个层面对隐喻的特性和构成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使得隐喻从最初可有可无的文学语言修饰品发展成为人类思维的本质特征,成为隐喻研究的主流理论。但是,这些理论对隐喻的研究并不全面,而仅仅侧重其中的某一个方面;同时,面对众多的理论成果,学界也需要一个框架进行整理、分析,以期从中得到新的发现和启发;进入21世纪后,隐喻的理论研究步伐也在放缓,鲜有新的成果出现。面对以上问题,我们需要在隐喻研究中引入新的方法论,探寻当代隐喻研究的发展方向。本论文认为,就隐喻研究而言,符号学理论可以说是较为理想的方法论:对于隐喻研究这一纵越千年、横跨百科的研究领域而言,符号学所具有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多元性特征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索绪尔语言符号学可以分析整合语言层面的隐喻理论;皮尔斯的逻辑符号学理论则可以对思维层面的隐喻研究成果加以整理。这种新的方法论视角使我们得以从宏观角度对既有的各种隐喻理论进行整合,解决现存隐喻理论之间的矛盾,使之构成一个完整的隐喻研究体系,并且可以通过这种反思为当代隐喻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启迪。作为符号学的另一个重要分支,洛特曼文化符号学则可以为当前及今后的隐喻研究发展提供指导。该理论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第二模拟系统理论、文本理论和符号圈理论——都可以与隐喻研究相联系,并提供方法论指导。根据这三个理论,本文认为,文学文本隐喻应该成为隐喻研究的重要课题;而符号学视阈下的文学文本隐喻研究具有以下特征:具有系统性、科学性;重视隐喻过程而非仅仅关注隐喻产物;重视人作为隐喻的构建者和解读者在隐喻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注重隐喻解读的多元性、递进性和不确定性。为了理论联系实际,凸显符号学视阈下文学文本隐喻研究的上述特征,本论文还将以契诃夫的剧本《樱桃园》为例,运用符号学的分析方法,解读剧本中的人物隐喻、事物隐喻以及音效隐喻等不同隐喻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