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感染高致病性H7N9禽流感病毒耐药研究

来源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ovelyw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感染高致病性 H7N9 禽流感(High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 H7N9,HPAIH7N9)病毒病例首次出现于2016年底的H7N9第五波疫情中,之后于2019年春再次出现。作为2013年出现的新型H7N9病毒的变异体,HPAI H7N9病毒的主要特征是其血凝素(Hemagglutinin,HA)蛋白裂解位点上出现多碱性氨基酸的插入,从而使H7N9病毒由低致病性禽流感(Low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LPAI)病毒转变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虽然人感染HPAI H7N9病例的死亡率与LPAI H7N9(“低致病”指对禽类而言)相似,但似乎前者的病情发展更快、临床症状更严重。截止到2020年4年27日,HPAIH7N9病毒已造成33例实验室确诊病例,其中16例死亡。神经氨酸酶抑制剂(Neuraminidase inhibitors,NAIs)类药物是临床治疗H7N9禽流感病例的主要手段,但由于流感病毒易突变的特点,需对病毒的耐药性进行实时监测。本研究首次系统全面地对人感染HPAI H7N9病毒病例分离株进行NAIs耐药性研究。1、人感染HPAI H7N9禽流感病毒对NAIs的敏感性及突变位点的鉴定:首先对2016~2019年30株HPAI H7N9病例分离株进行神经氨酸酶抑制实验(Neuraminidase inhibition test,NAI test),结果发现 13%(4/30)的 HPAI H7N9病毒对NAIs敏感性降低,即具有表型耐药特征。同时,通过对病毒进行二代测序并对其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基因进行分析,发现23%(7/30)的病毒带有NAIs潜在耐药突变位点,即其NA蛋白上出现R292K、E119V和H274Y氨基酸突变。为研究上述NA氨基酸突变是否是引起HPAI H7N9病毒对NAIs耐药的原因以及是否影响病毒的复制,我们以HPAI H7N9 A/Guangdong/17SF006/2017病毒为骨架,利用反向遗传学技术制备含上述潜在耐药突变位点的HPAIH7N9重组病毒以鉴定突变位点的生物学耐药性及对病毒复制的影响。结果发现,这3个氨基酸单点突变均可使HPAIH7N9病毒对奥司他韦或扎那米韦的敏感性降低或高度降低。含上述耐药突变位点的HPAI H7N9病毒均能在MDCK细胞中有效复制。NA R292K导致病毒复制水平略有下降(P<0.05),NA E119V和NA H274Y没有明显影响病毒在MDCK细胞上的复制能力(除了 NA274Y在96h条件下,病毒复制滴度下降,P<0.05)。NAE119D突变HPAI H7N9病毒在早期的复制水平与其敏感株相当,NA抑制实验结果显示其对扎那米韦敏感性高度降低。2、HPAI H7N9病毒耐药突变位点及其潜在补偿突变的产生:HPAI H7N9分离株中耐药株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季节性流感病毒和LPAI H7N9流感病毒。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本研究中这7例分离出耐药病毒的HPAI H7N9病例几乎均有明确的NAIs使用史。为研究耐药突变位点产生的原因,我们将对NAIs敏感的HPAI H7N9重组病毒在奥司他韦或扎那米韦存在的情况下进行连续10次传代,之后对每组每一代病毒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结果发现奥司他韦用药组病毒NA蛋白上出现R292K、E119V突变,这与经NAIs治疗的HPAI H7N9病例分离株中的耐药突变位点基本一致,说明HPAI H7N9耐药突变与临床治疗时使用NAIs有关,用药过程中筛选出了耐药突变。此外,扎那米韦用药组病毒NA蛋白上出现了E119G突变。在用药情况下,重组病毒内部基因未发生氨基酸突变,而HA蛋白出现了 R238I,G151E,G234T和A146E等多个适应性氨基酸突变,甚至比NA突变出现更早,这些位点均位于HA蛋白晶体结构的HAI区域。考虑到我们上述第1点研究发现HPAI H7N9病毒发生的耐药突变并未显著降低其复制能力,HA突变的出现可能是补偿了 NA突变导致的复制能力下降。3、利用小鼠模型开展协同耐药位点研究:协同耐药位点研究发现NAI222L虽然本身不导致HPAI H7N9病毒耐药,但是其可以增加HPAI H7N9 E1 19V突变病毒的耐药程度。I222L-E119V双位点突变导致重组HPAI H7N9病毒对奥司他韦的IC50是其敏感株的306.34倍,是119V单位点突变病毒的3倍以上。携带NA222L-119V的HPAIH7N9在MDCK细胞中具有良好的复制能力,其峰值大于6log10TCID50/ml。我们用PR8内部基因制备了含上述突变位点的H7N9/PR8减毒重组病毒并用于小鼠实验,结果发现携带NA222L-119V的H7N9/PR8病毒可导致小鼠弥漫性肺炎,体重显著下降及死亡。NA-E119V使H7N9/PR8病毒对奥司他韦耐药,I222L-E119V使得病毒对奥司他韦具有协同耐药效应。总之,人感染HPAI H7N9病毒病例分离株中耐药株所占比例较高,病例在治疗过程中由于使用NAIs引起的NA关键位点氨基酸突变(R292K,E119V,H274Y)导致HPAI H7N9病毒对NAIs敏感性降低,但HPAI H7N9耐药株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复制能力和(H7N9/PR8)在小鼠中的致病性未明显降低,且有双位点协同耐药效应存在。因此,应该特别重视HPAI H7N9病毒的耐药监测及新抗病毒药物的研究。
其他文献
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hRSV)是婴幼儿和老年人发生严重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据统计全球每年因hRSV感染产生的经济负担超过800亿美元。自上世纪50年代hRSV被发现以来,国内外科研人员对hRSV疫苗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探索,至今仍然没有被批准上市的hRSV疫苗。与其他呼吸道病毒相比,hRSV自然感染不能产生持久免疫力,容易反复感染
霍乱弧菌是一种革兰阴性的水生弧菌。主要通过水和食物进行传播。感染人体后霍乱弧菌能够定殖于小肠粘膜上皮细胞,产毒型霍乱弧菌通过产生霍乱毒素导致人体产生严重腹泻、电解质平衡失调、代谢酸中毒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近年来,中国多次出现了由于聚餐食用甲鱼而导致的霍乱疫情(主要是由O139血清群霍乱引起),在公共卫生学领域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然而,目前为止,对这一公共卫生学事件的研究还仅限于流行病学调查、溯源分
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Nm)通常呈无症状携带状态,健康人群携带率为10%~20%,引起的侵袭性疾病包括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和菌血症。流脑在中国为法定报告传染病,是Ⅰ类疫苗覆盖的疾病,病死率高达10%~15%。荚膜多糖(Capsule Polysaccharide,CPS)是Nm重要的毒力因子、疫苗的主要成分,根据CPS结构可将Nm分为12个血清群。种群变异
李斯特菌属是一类革兰氏阳性无芽孢短杆菌,目前已报道的有17个种,其中仅单增李斯特菌和伊氏李斯特菌有致病性。单增李斯特菌作为食源性李斯特菌病的主要病原菌被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该菌来源广泛,可存在于各种环境和食品中,表明该菌能够适应多种生态微环境。感染单增李斯特菌后,免疫力正常人群仅出现轻微胃肠炎,多为自限性;免疫力低下人群则表现为严重的侵袭性感染,如脑膜炎、败血症以及孕妇流产。李斯特菌病发病率不高,
背景:诺如病毒(Norovirus,NoV)是导致全球病毒性急性胃肠炎(Acute gastroenteritis,AGE)暴发的主要病原体。根据VP1序列的差异性,NoV可以分为7个基因簇(GⅠ-GⅦ)和30多个基因型。过去二十年GⅡ.4是全球NoV流行的主要基因型,每隔2-5年就会出现新的GⅡ.4变异株。然而,非GⅡ.4也可成为NoV流行的优势基因型,例如2014-2015年GⅡ.17,成为亚
重组酶介导扩增(RAA)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核酸恒温扩增技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因其具有快速、灵敏、特异、高效、仪器设备要求低、测试成本低、操作简单的特点,非常适合于偏远地区和现场的快速筛查。RAA技术从发明至今,已经应用于多种病原微生物的检测,主要检测病原体的特异性序列,但是缺乏内部扩增质控。探针介导的重组酶扩增(PDRA)是基于RAA技术的改良,利用单探针和单引物进行SNP位点识别,利用该方法
研究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国民生活需要,女性普遍工作成为一种发展趋势,2000年我国25-54岁女性就业率已达到81.6%。我国儿童超重肥胖的问题也日趋严峻,2017年我国0-5岁儿童超重肥胖率为10.4%。既往国外研究(美国、澳大利亚)显示,母亲工作时长或者母亲在非标准时间工作均可能增加儿童超重肥胖风险,但这种影响可能对具有不同养育文化及传统的国家、以及同一国家但来自不同经济水平家庭
喜马拉雅旱獭和藏羚羊是栖息在我国青藏高原的重要的野生动物。青藏高原海拔约3250m-5000m,多为高山和荒漠草原地,氧气的分压较低,紫外线强,所以人和普通的动物会因为急性的危及生命的高原反应而难以在该地区生存。本课题采用了转录组测序技术,初步开展了两种野生动物所携带的RNA病毒的相关研究。本研究从喜马拉雅旱獭体内发现了一种新亚型的蜱传脑炎病毒,我们将其命名为喜马拉雅型。我们从200份的旱獭气管中
HCC肿瘤细胞基因组中,1号染色体长臂21-44区(Iq21-q44)的拷贝数扩增是频率最高的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s,CNVs)区段(可达51.7%),如此高的扩增变异频率提示该DNA区段可能包含多个在HCC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的癌基因或者肿瘤驱动基因。但是,1号染色体长臂44号区段(1q44)尚未鉴定出功能明确的癌基因或者肿瘤驱动基因。通过整合分析公共数
朊病毒病,又称可传播性海绵状脑病(Transmissibl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ies,TSE),它是一种罕见的、能够引起人类及多种动物脑组织海绵状病理改变的退行性疾病,潜伏期长,致死率为100%,可在同种动物之间进行传播。朊病毒病典型的神经病理学改变为脑组织中出现海绵状空泡样变性、淀粉样斑块沉积、神经元丢失和胶质细胞增生。其致病机制目前认为是由于机体正常的富含α螺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