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广大化学教育工作者一直致力于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教学模式探究。其中,课堂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在整个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一些化学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课堂导入的重要性,认为课堂导入是浪费时间,上课时便将“导入”这个环节省略,直接进入新课主题;还有一些化学教师能够正确认识课堂导入的意义和功能,但是不能够熟练掌握导入的基本原则和策略,导入没有起到引导后续教学的作用,不利于整个化学教学的顺利开展。所以,化学教师应该精心设计课堂导入,使其发挥先导作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优劣,关键在于能否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导入环节是培养学生兴趣的第一步。所以,化学教师在设计导入情境时,应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运用多种教学资源、利用教学媒体,以便使导入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自觉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的作用。本文从高中化学课堂导入现状出发,对课堂导入的概念、方法、原则进行归纳,并针对导入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具体案例探讨有效的课堂导入策略,期望对高中化学课堂导入的实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文章的结构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问题的提出。论述了课堂导入的背景和意义,阐述了国内外对于课堂导入的研究成果,并说明了研究的主要问题、任务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研究综述。阐述了课堂导入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功能,论述了课堂导入的基本理论。第三部分: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分别以鞍山市岫岩县高级中学、大连市第十六中学、兴城市一高的学生和教师为对象,对目前高中化学课堂导入实践情况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进而总结出高中化学课堂导入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当前的课堂导入现状进行思考。第四部分:高中化学课堂导入的原则和策略。针对现阶段课堂导入中存在的问题,如偏离目标、形式单一、缺少实验、忽视情感、少于互动等,归纳课堂导入的原则,通过对具体教学案例的分析,为如何有效的导入新课提出教学建议和导入策略。第五部分:结论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