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农业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就业,在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的广泛担忧,因观察问题的角度、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的不同,不同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结论存在很大差异。本文基于农村住户调查数据,考察了非农就业对粮食主产区农户农业各部门产出、要素投入需求和生产经营效率的影响,并具体研究了非农就业影响农户粮食生产和不同来源收入的作用机制和实现条件。与多数研究将非农就业视为农业生产的外生变量,再使用工具变量等方法减缓因决策同步性造成的模型内生性的思路不同,本文直接选择能够体现决策同步性的统计模型,从根本上解决了内生性造成的模型估计结果偏误。首先,通过构建一个包括非农就业、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养殖业4种产出,且考虑到农户普遍存在的较低生产技术效率的一致性广义里昂惕夫随机距离函数,深入分析了非农就业对农户农业各部门产出、投入要素需求和经营效率的影响;其次,通过构建一个考虑到非农就业与粮食生产决策同步性的联立方程模型,探讨了农户非农就业和粮食生产的相互作用机制;最后,基于分别以农户种植业、农业和家庭生产性活动纯收入为因变量的统计模型,并结合对不同模型结果的比较分析,讨论了非农就业影响农户不同来源纯收入的机制和实现条件。研究结果表明,非农就业是粮食主产区农户收入较快增长的重要渠道,并促进了农业各部门产出的增加和生产要素的充分利用,特别是有利于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但却不利于农户农业和种植业收入增长,而非农就业导致的生产性固定资产和土地需求减少,意味着长期看非农就业程度较高的农户将倾向于脱离农业生产。具体为:成本互补性的存在及农业产出和投入结构因应非农就业增加的相应调整,使非农产出扩张既利于农户农业各部门产出特别是粮食产出和生产性经营支出增加,也利于生产技术效率提高,但减少了农户土地和生产性固定资产的投入需求;在因土地流转市场不健全难以或不愿转出土地的条件下,为释放更多劳动力参加非农就业,农户扩大了劳动力节约型作物粮食的种植面积,非农收入不仅通过促使投入增加稳定了粮食亩产水平,也通过对粮食生产亏损的间接补贴稳定了农户从事粮食生产的积极性;非农就业制约了农户种植业和农业收入增长,但促进了农户生产性活动收入的较快增长;农业兼业户的可能分化将促使适度规模经营纯农户和非农兼业户的较快成长。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引出了相应的政策含义,为制定促进粮食主产区农业和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以及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