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ta脉冲刺激联合认知训练对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疗效观察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sfsfsdfsdfsdf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卒中后发生的认知功能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是目前常见的功能损害,严重者可为卒中患者和许多家庭成员造成巨大的经济和心理负担。目前的康复手段多为药物以及认知康复训练等,但患者及家属对药物治疗的费用和副作用常有抵触心理,在认知训练的过程中也存在患者配合度差等问题。Theta脉冲刺激(theta burst stimulation,TBS)是重复性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 TMS)的一种新兴模式,通过间歇性或持续性的脉冲串作用于颅骨,时间短疗效强,已成为临床治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与此同时,将TBS与认知训练相结合似乎取得了更佳的效果。所以本课题研究旨在通过观察TBS联合认知训练对于提高PSCI患者的认知水平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效果,发掘更优的治疗对策,为进一步开展临床实践应用提供有效帮助。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38例PSCI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3组,最终36例病人完成本研究,其中双侧刺激组12例,单侧刺激组12例,假刺激组12例。3组患者均进行了常规的康复训练,其中主要包括认知训练:定向、注意、结构、推理、记忆、计算、语言能力等,30分钟/次,5次/周,共3周。同时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包括改善认知药物:盐酸多奈哌齐,5毫克/次,日1次每晚口服。在对患者进行上述两种治疗的基础上,双侧刺激组每次给予左前额叶背外侧的间歇性TBS(Intermittent theta burst stimulation,i TBS)和右前额叶背外侧的持续性TBS(continuous theta burst stimulation,c TBS),单侧刺激组每次给予左前额叶背外侧的i TBS和右前额叶背外侧的假刺激,假刺激组给予每次双侧的假刺激,5次/周,共治疗3周。治疗前后使用量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 CA)筛查并准确评价认知功能,借助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测患者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水平,利用磁共振波谱分析(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评估脑组织代谢及影像学变化。结果:在治疗前,3组患者的MMSE、Mo CA、MBI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内比较,双侧和单侧刺激组的MMSE、Mo CA、MBI评分均较前增高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刺激组MBI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3组的Mo CA评分差异显著,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之间的MMSE评分以及MBI评分未见明显差异,无著统计学意义(P>0.05),3组之间的MMSE分项“语言能力”评分有显著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的结果得出,双侧刺激组治疗后Mo CA评分优于假刺激组治疗后Mo CA评分,有显著差异并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刺激组治疗后MMSE分项“语言能力”评分优于假刺激组治疗后相应的评分,差异显著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内比较,双侧和单侧刺激组治疗后双侧海马区MRS代谢值NAA/Cr较前上升,有显著差异并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与假刺激组相比,双侧刺激组NAA/Cr的升高更为明显,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前后双侧海马区MRS代谢值NAA/Cr差值与Mo CA评分差值呈中度正相关(r=0.663~0.710,P<0.05)。结论:应用TBS进行前额叶背外侧刺激联合认知训练可改善PSCI患者的认知功能,并且左前额叶背外侧i TBS后再进行右前额叶背外侧c TBS的治疗方案可能疗效更佳。双侧海马区的MRS代谢值NAA/Cr与认知水平有关,可考虑作为认知评价的客观指标。
其他文献
锂离子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以及对环境无污染等优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而随着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能源供应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为了迎接这一挑战,锂离子电池新型负极材料的研发就显得格外重要。其中,3d过渡族金属基等新型负极材料因地壳资源丰富,高比容量以及高工作电压等优点备受研究者们的青睐。然而目前在锂离子电池中,对电极材料本身以及界面上的物理化学过程的基本原理探讨则进展有
现代技术对于高密度、稳定、低能耗纳米级存储元件的需求日益增长,以及在自旋电子学和储能领域进行的大量基础研究,基于磁场和电场的耦合引发了一股研究热潮。磁电耦合是系统对外加电场的磁响应,或等效于外加磁场引起的电极化,其在磁电调控和揭示储能反应机制上有极重要的运用价值。基于电化学原理与技术,我们可以实现材料磁性功能的有效调控,从而设计发展新型的磁离子器件;同时,通过磁学理论与测试技术可以研究储能材料中的
近些年,对于半导体气体传感器的研究受到普遍关注。但其中大部分研究对象为n型半导体,而对p型半导体气敏材料的研究相对较少,且普遍存在灵敏度较低、选择性和重复性较差等问题。针对上述情况,本论文以开发高性能p型半导体气体传感器为目标,采用多种简单易行的手段合成了三种具有独特形貌和良好气敏性能的p型半导体材料,并利用多种方法对其气敏性能进行进一步的改善和优化,同时研究了相应的气敏机理。主要成果包括:(1)
随着探测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太赫兹波以其优越的特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通信、安检、成像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然而基于太赫兹频率段的功能元件发展缓慢。本文分别提出了在太赫兹下基于金属反射超表面结构和石墨烯-金属混合超表面结构的偏振转换器,并研究了所设计结构的偏振转换特性以及主要原理。主要的工作可概括如下:1、本论文设计了一个超宽频及高效率的线-圆(LTC)反射式偏振转换器,它是以太赫兹频率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数字化成为重要趋势之一,与信息技术革命相伴而生的数字化实验已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在我国,数字化实验也已出现二十余年,但数字化实验至今也没有深入初中物理课堂。究其原因,一个重要的方面在于——数字化实验作为一种课程资源缺乏与其它课程资源的整合。论文主要从技术、活动、课程三个层面,就基于DIS的实验课程资源整合问题进行了探讨。引言部分介绍了本研究的背景、意义、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相继研究的热点主题,为了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的高质量人才,国家人才发展战略已经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视为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而教材是知识传授的重要载体,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最直接的体现。作者仔细分析了《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内容,广泛查阅资料发现,虽然我国有学者对中美教材进行了对比,但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对比较少,因此本文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对
激光晶体作为固体激光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科研领域的研究热点。钒酸盐晶体和磷酸盐晶体由于其优异物理、化学等性能已经被科学家广泛用作于激光介质材料。三价稀土离子(Yb3+)由于其宽带吸收和发射以及独特的能级结构也被应用于激光晶体领域。而与Yb3+吸收光谱相匹配的激光二极管(LD)泵浦源的出现也推进了Yb3+在激光晶体领域的应用。采用提拉法生长了尺寸为Φ19×25 mm3的Yb:Ca9Gd(VO4)
反硝化厌氧甲烷氧化(Denitrifying anaerobic methane oxidation,DAMO)与厌氧氨氧化(Anaerobic ammonium oxidation,Anammox)工艺的耦合连接了碳和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这一过程可以实现甲烷的厌氧氧化与污水中氮的去除。海洋厌氧氨氧化菌(Marine Anammox bacteria,MAB)是厌氧氨氧化细菌中可耐受高盐度的一个
目的:探讨MR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在判断兔恶性骨肿瘤髓内浸润范围及区分肿瘤移行区内单纯水肿区与微观浸润区中的价值,并研究DKI参数与病理指标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在33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右侧胫骨上端种植VX2恶性肿瘤组织,待其生长15天左右后行常规MRI及DKI检查。将肿瘤大体标本对应MRI最大矢状面切片,然后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查,以病理
棉织物柔软透气,穿着舒适,具有良好的吸湿保暖性能,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重要的纺织材料。但由于棉纤维本身的亲水性和极性,在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微生物的大量繁殖,织物污染后难以清洗等问题,这限制了其在服装、医疗和卫生等领域的发展。为了提高棉织物的应用性,本文通过绿色环保的方法改善了织物表面的纳米结构和化学性质,开展了织物改性机理方面的基础研究,有利于实现织物在工业化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本课题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