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当防卫制度历来是世界各国刑事立法、刑事司法和刑法理论关注的焦点、热点,也是我国刑法的一项重要制度,其在刑法中的确立,是“正义不必屈于非正义”这一自然法思想在刑事领域中的逻辑展开和经典演绎。多少年来,围绕着“正当防卫”沸沸扬扬的争论从来没有平静过,司法实践的困惑也从来没有消失过,正当防卫的运用还存在诸多疑难争议问题,对于成立正当防卫的要件还存在许多操作技术和价值判断方面的分歧。正确理解和把握正当防卫成立的要件,仔细鉴别正当防卫的变异形态,对于划清罪与非罪,正当合法行为与违法犯罪行为的界限有重要意义。本文在介绍、分析学术界、司法界各种论述、观点的基础上,从正当防卫的历史沿革入手,重点对正当防卫的五个构成要件进行了论述,并仔细鉴别了正当防卫的一些变异形态;针对正当防卫当前立法中存在的不足,建议在我国《刑法》关于正当防卫的条款中增加“逆防卫”的有关规定,以期在以后的立法上做出适当修改。通过研究,以求得刑法理论和司法实务的统一,促进理论学界和司法实践进一步正确理解和适用正当防卫,努力实现正当防卫的法律价值,充分体现正当防卫积极、进步的立法精神。本文分三部分第一章正当防卫的历史考察。重点从正当防卫的古代考察、正当防卫的近现代西方考察、正当防卫的近现代中国考察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第二章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重点从不法侵害(起因要件)、不法侵害正在进行(时间要件)、不法侵害者(对象要件)、防卫意图(主观要件)、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限度要件)五个方面,对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进行论述,并对正当防卫的一些变异形态进行辨析研究。第三章完善正当防卫体系的思考。重点从逆防卫提出的理念依据—保障犯罪人人权、逆防卫提出的实证依据—加害与被害的复合性、增加逆防卫的必要性、逆防卫的理论构架、逆防卫之基础—立法司法理念转型五个方面进行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