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构筑非铂催化体系及其燃料电池阳极电催化应用研究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f00690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t基催化剂高昂的成本限制了燃料电池商业化的进程。因此开发高效、稳定、廉价的非Pt催化体系对燃料电池未来的发展十分必要。Pd,Ni,Ir等金属都可以替代Pt,用于燃料电池阳极电催化氧化中。然而,单一组分很难获得优良的活性和稳定性。有研究报道,金属氧化物和合金结构都可以作为催化剂的促进组分,用来提高主催化金属的催化性能,在催化剂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此外,稀土元素因为其独特的电子结构,以及多样的催化和助催化作用,激起了电催化领域的研究热潮。因此将稀土元素以合金或氧化物形式引入到主催化金属中,形成“稀土构筑的非Pt催化体系”用于阳极反应,是实现燃料电池商业化的可行方法之一。  本论文以制备得到高效、低成本的燃料电池阳极非Pt催化体系为主要目标。以氧化物和合金结构的助催化作用为出发点,结合稀土元素的优良性能,分别使用Sm和Ce构筑含稀土元素的非Pt复合催化体系。首先研究了在葡萄糖电催化氧化反应中金属复合氧化物对Pd的助催化作用;随后,研究了稀土合金结构在尿素电催化氧化中对Ni的促进作用;最后,将氧化物,合金结构及稀土元素三者同时引入到催化剂中,成功构筑了“含稀土元素的非Pt复合催化体系”并应用于酸性介质中的乙醇的电催化氧化反应中。这三部分中均采用物理测试手段对制备得到的催化剂进行结构表征,同时采用电化学测试手段考察了它们的电化学性能。具体研究内容分为以下三部分。  第一部分、SnCoOx复合氧化物协同Pd的催化剂催化葡萄糖电氧化  首先采用沉淀法和热处理法制备得到SnCoOx/C复合氧化物前驱体,再用传统的醇还原法将Pd负载在SnCoOx/C上,即得到了Pd-SnCoOx/C复合催化剂,并研究了它在碱性介质中的葡萄糖电催化氧化的催化性能。和Pd/C相比,Pd-SnCoOx/C催化剂拥有较大的活性表面积,较高的葡萄糖电催化活性和较好的稳定性。这些优良的性能归功于Pd和SnCoOx之间强的协同作用,使得纳米颗粒的分散性较好,纳米尺寸减小。  第二部分、Ni5Sm-P/C三元合金催化剂催化尿素电氧化  通过在Ni中引入辅助金属 Sm和非金属 P组分,成功制备了三元合金Ni5Sm-P/C催化剂,并且探究了其在尿素电催化氧化中的性能。研究表明,加入Sm和P会改变催化剂的电子分布,使Ni5Sm-P/C产生了更多的NiOOH活性物种,这将有利于提高尿素电催化氧化性能。因此,Ni5Sm-P/C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特别地是,Ni5Sm-P/C的峰电流密度分别是Ni-P/C,Ni5Sm/C和Ni/C的1.5,21和29倍。  第三部分、异质结构的Ir3Sn-CeO2/C催化剂在酸性介质中催化乙醇电氧化  结合氧化物和合金结构的辅助优势,以及稀土元素的优良性能,制备得到了一种新型的Ir3Sn-CeO2/C异质结构催化剂,并将其作为一种无Pt催化剂应用于酸性介质中乙醇的电催化氧化反应。电化学结果表明Ir3Sn-CeO2/C异质结构催化剂拥有比Pt/C,Ir3Sn/C和Ir/C催化剂更高的乙醇电催化氧化活性和稳定性。这种良好的性能可以被解释为Ir,Sn和CeO2之间强的相互作用力改善了催化体系的整体性能。
其他文献
原子弹核爆炸和核辐射事故破坏力巨大,给当事人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也正是由于其巨大的破坏力,再加上其不可预见性和远期的不确定性,给可能接触核或可能受到核影响的人群也造
血脑屏障低通透性导致脑部递药效率低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面临的普遍问题.目前脑部递药策略可分为两类,一类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破坏血脑屏障.但该方法不可控,易造成癫痫等
重金属(主要指汞、镉、铅、铬以及类金属砷等生物毒性显著的元素)污染是世界关注的环境热点问题之一.重金属中毒对机体的危害是多系统、多器官、多指征和不可逆的,势必对人类
本文在大量文献调研的基础上,采用沉淀、回流等多种合成方法成功制备出不同形貌的过渡金属氧族化合物纳米材料。采用现代测试手段对所制备产物进行表征,并研究了部分材料对模拟
由于有效成分不明,作用机理不清楚等限制了中药的现代化进展,本文探讨了核素示踪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包括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中药药理学研究,中药药效学研究。
近年来,准一维纳米结构材料成为了纳米科技领域的前沿和热点,吸引了广泛的关注。这是因为一维纳米材料是研究电子传输、光学和力学等物性的尺寸和维度效应的理想系统,且在介观领
核事故,由链式反应失控引起的放射性物质外逸所造成的意外事故,称为核事故.如核电站事故、反应堆事故、核动力卫星运行事故、核武器爆炸等;辐射事故,放射性核素在医疗、科研和
近几年冬枣的种植区域逐渐南迁,相对于北方冬枣品种来说,南方引种冬枣由于气候、土壤等条件造成的栽培品种之间的差异性,加之冬枣在贮藏过程中,潜伏的病原菌采后侵染导致枣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