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CXC家族趋化因子I-TAC在内皮细胞上的表达及其多种免疫学功能,同时用免疫抑制剂霉酚酸(MPA)对I-TAC的表达和移植免疫学功能进行干预,从而探讨I-TAC在器官移植排斥反应中新的作用以及MPA新的作用靶点。方法采用RT-PCR半定量分析检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的I-TAC mRNA的表达。ELISA检测同种异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混合培养上清中IFN-γ和TNF-α浓度。通过体外趋化实验观察I-TAC对PBMC的迁移作用。采用黏附实验检测I-TAC促PBMC黏附功能。应用MTT法测定I-TAC对PBMC、ECV304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XCR3在PBMC表面的表达。结果ECV304细胞在IFN-γ作用8h后表达I-TAC mRNA,TNF-α对IFN-γ的这种作用具有协同效应,且呈剂量依赖性;同种异体PBMC的混合细胞培养上清中测定到高浓度的IFN-γ和TNF-α,且能诱导ECV304细胞I-TAC mRNA的表达。I-TAC对PBMC具有趋化作用,且在I-TAC浓度为200ng/ml时趋化功能最强;同时I-TAC具有促PBMC增殖和黏附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对内皮细胞I-TAC具有抑制增殖作用。I-TAC的受体CXCR3在ECV304细胞上也有表达。混合培养后PBMC上的CXCR3表达与单独培养相比明显提高。MPA对IFN-γ诱导ECV304细胞I-TAC mRNA表达以及I-TAC对PBMC趋化功能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同时还发现MPA能够降低CXCR3在PBMC上的表达。结论IFN-γ能够诱导ECV304细胞表达I-TAC mRNA,TNF-α对IFN-γ的诱导作用具有协同效应。I-TAC具有趋化、促增殖、促黏附等多重功能,它不仅是T细胞穿过内皮细胞进入移植物的关键因素,而且对淋巴细胞和内皮细胞的功能具有调节作用。免疫抑制剂MPA不仅对I-TAC的表达及其趋化功能具有抑制作用,而且对其受体CXCR3表达也有一定的影响。MPA的这些综合活性可能是MMF发挥抗移植排斥作用的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