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标志的增强现实技术的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技的发展,增强现实成为一个日益重要的研究热点,其首次被提出是在20世纪90年代。增强现实指的是将真实世界中特定时空内不易被体验的实体信息,使用科学技术进行仿真模拟,然后叠加到真实世界,人类通过感官对其感知,最终获得超越现实的特殊体验。该技术在娱乐、游戏、军事、医疗、电视转播、旅游、展览等众多领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前景。因此,对增强现实技术的研究将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意义以及应用价值。本课题是以某公司提供的Tiny4412开发板为硬件平台,以Android 4.2.2为软件平台,结合型号为罗技C270的USB摄像头,进行增强现实技术相关方面的研究与实现。本文的研究工作包括:标志识别、虚拟物体绘制、虚实融合。在标志识别部分,研究了增强现实的关键技术,得出了基于计算机视觉标志的实现流程,研究并实现了对于标志的识别,期间采用全局阈值法进行图像二值化、用坎尼算法实现边缘检测、用霍夫变换实现直线检测,从而实现对于预览视频流中标志拐角点坐标的提取,并最终计算出标志的ID。在虚拟物体绘制部分,研究了Open GL ES 2.0的理论知识和渲染流程,设计并实现了在预览时根据标志的ID绘制相应的3D物体。在虚实融合部分,研究了增强现实中不同坐标系间的转换关系、利用Open CV对摄像机标定获取其内部参数、获取外部参数的等式转换,研究并实现了将虚拟物体与真实场景同时显示输出。本课题从简单处着手,研究并实现了增强现实的初步功能,研究结果为后续增强现实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腔镜下胃癌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远端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于2016年1月-2018年12月接诊的96例进展期远端胃癌患者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行常规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及素质教育口号的提出,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已然成为现阶段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而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呢?主要内容有:学生语言技能与语言知识的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提升、学习策略与文化素质等综合性素养的提高,其中情感态度为影响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关键因素。情感态度不但能够有效地激励学生适应不同课堂与不同课程的学习内容,而且积极情感态度的产生能够使学生
目的 研究外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诊治情况.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40例外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0例
以国内公共卫生信息化发展现状为背景,剖析现阶段公共卫生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系统开发各自为政、标准应用滞后、信息化人才短缺和无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等.有针对
投影同步是混沌同步控制中的研究热点。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投影同步及其应用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采用广义投影同步方法,研究了两个
学位
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以学生为主体,创造性地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参与阅读实践,经历阅读探究过程,从而有效地改变纯接受性的学习方式,创造性地指导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探究性阅读。在阅读活动中,解放学生的童真个性,张扬学生的生命活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实现知识的主动建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措施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