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长汀县水土流失研究大多集中于水土流失治理效益评价、水土流失量的动态模拟预测、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与模式探索,将区域景观生态质量评价与水土流失治理进程结合起来的研究相对较少。且长汀县景观生态质量评价体系至今尚未建立,无法很好地掌握当地景观生态系统质量变化状况。鉴于此,本文从景观生态学角度出发,通过分析长汀县1999年、2006年和2012年土地利用数据、植被覆盖度、水土流失治理三方面的变化,根据PSR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要求,从中筛选出合适的评价指标,构建适用于长汀的县域尺度景观生态质量评价体系,进而研究长汀开展水土保持工作以来景观生态环境的质量变化。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通过对遥感解译出来的三期土地利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三个时期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均为林地、耕地,林地所占比例超过81%;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年变化率从大到小依次为建设用地、其他土地、草地、园地、耕地、水域和林地;根据转移矩阵可知,1999~2006年,耕地、林地和其他土地为主要转移类型,2006~2012年,耕地、草地和林地为主要转移类型;各土地类型景观格局指数均发生不同程度地变化;对于区域整体景观而言,景观类型之间的均衡化程度逐渐提高,破碎化程度减轻,景观边缘形状趋于复杂化,抵抗外界干扰能力增强,而景观变异系数(CV)在1999年为327.65,此后一直降低至151.70,研究区景观自控能力不断增强,景观格局稳定性提高。(2)利用像元二分模型提取研究区三期植被覆盖度,1999~2012年,低覆盖度植被(<0.3)和中覆盖度植被(0.3~0.6)面积均减少,高覆盖度植被(>0.6)面积有明显的增加;将典型水土保持区植被覆盖变化比例与整个长汀县植被覆盖变化比例进行对比发现,水土保持区的植被覆盖变化在整个长汀县植被覆盖变化中占主体地位,水土保持生态治理工作对长汀县植被覆盖结构的良性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3)1999~2012年,长汀县水土流失面积由70117.32hm2下降至37728.63hm2,平均每年减少2491.44 hm2;不论1999~2006年,还是2006~2012年,稳定性斑块始终占优势比例,减轻型斑块比例始终大于加剧型斑块比例,水土流失强度逐渐减小,水土流失程度得到一定控制。根据各土地类型的流失面积大小,排在前三位的地类是林地、坡耕地和园地;而从各地类的流失率上看,排在前三位的地类是坡耕地、其他土地和园地。(4)采用PSR模型,建立区域景观生态质量评价体系,运用均方差决策法和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进而对1999年、2006年和2012年长汀县景观生态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两种方法所得的景观生态质量总分值均持续上升,长汀县景观生态较大改善。(5)根据指标诊断法确定不同研究时段景观生态的主要影响因素:1999年,影响研究区景观生态的不利因素主要有土地退化程度高,水土流失严重,裸地等疾病型组分面积较大,景观变异系数大,整体景观自控能力弱,结构不合理;2006年影响景观生态改善的不利条件除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导致人类活动干扰破坏程度增强外,与1999年基本一致;2012年,城镇化水平依然是不利因素之一,另外由于建设用地占用林地,使得林地最大斑块面积指数也成为一个不利影响因素,林地生态功能开始下降。(6)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对景观生态质量的影响主要反映在状态和响应指标上,与压力指标无关。1999~2012年,水土保持区状态指标和响应指标得分分别提高22.32和6.54,其中,格局状态指标得分从1999年的28.31增加至2012年的38.68。水土流失治理在长汀县景观生态质量改善中起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