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病率逐年攀升,病因机制复杂,病程长,致死致残率高。房颤可导致心力衰竭、脑卒中、血栓栓塞等严重危害。对于房颤的治疗目前主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以射频消融术为主要手段的节律控制,但存在成功率较低、复发率高等缺点;另一治疗措施是使用抗凝药物降低脑卒中发生率,但药物依从性较差及存在较高出血风险,从而限制其临床应用。目前房颤的致病机制和脑卒中防治仍是心血管领域未攻克的难题。除了经典的电重构和结构重构之外,研究发现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改变引起的“神经重构”与房颤的发生和维持密切相关。心率减速力(Deceleration Capacity,DC)通过位相整序信号平均技术进行分析测算,已成为定量评估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新指标,具有无创、简单易行的优点,并已证实优于左室射血分数、心率变异性等传统指标。DC最早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评估,DC值越低提示患者迷走神经调节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的能力越差,心肌梗死后因电风暴、恶性心律失常而猝死的风险越高。此外,DC还用于评估房颤电复律后自主神经功能变化,以及不同肺静脉隔离术式对房颤患者心脏自主神经的影响。目前暂无研究分析非瓣膜性房颤自主神经功能异常的特征和影响因素,亦缺乏DC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缺血性卒中风险预测价值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异常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并结合房颤卒中评分来探讨DC能否成为预测脑卒中风险的新指标,为无创心电参数DC在非瓣膜性房颤治疗及缺血性卒中风险评估等方面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15年8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我院心内科收入住院的房颤患者,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出研究对象。从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收集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资料、临床诊断、病史、心电图、心脏彩超、动态心电图等。提取患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有效记录≥20小时)结果,采用Holter心电分析软件计算DC值。纳入的研究对象根据DC值分为DC正常组和DC异常组,首先对临床基线资料进行统计学描述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特征;通过卡方检验和线性回归对既往合并疾病进行相关性分析,将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作为因变量纳入二元logistics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类,找到DC值的独立影响因素;计算各研究对象的CHADS2和CHA2DS2-VASc评分,通过卡方检验和t检验方法,研究DC与非瓣膜性房颤缺血性卒中风险预测的相关性。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785名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其中424名男性,约占54.0%;平均年龄69.1±11.3岁,身体质量指数平均值为23.6±3.54 kg/m2,DC平均值为5.80±2.2ms。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而心脏彩超结构参数中,DC异常组的右室内径(DC异常组vs DC正常组:23.1±4.2 vs 22.4±3.3,P=0.027)、肺动脉内径(DC异常组vs DC正常组:23.4±3.4 vs 22.7±3.4,P=0.016)和右房左右径(DC异常组vs DC正常组:41.8±7.3 vs 40.3±6.3,P=0.007)均小于DC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单因素变量分析显示,合并高血压(P=0.004)、慢性肾病(P=0.036)、糖尿病史(P=0.028)和既往脑卒中/TIA病史(P=0.019)与DC值异常显著相关;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剔除上述混杂因素后,结果显示合并高血压(OR=1.447,CI:1.014-2.063)是非瓣膜性房颤患者DC值异常的独立影响因素。3.通过对本研究中房颤患者进行缺血性卒中评分,CHADS2评分和CHA2DS2-VASc评分的平均分值分别为2.05±1.48和3.46±1.90。方差分析结果显示,CHADS2和CHA2DS2-VASc评分危险分层在DC正常组和DC异常组间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t检验结果显示,CHADS2评分分值在DC正常组和DC异常组分别为1.95±1.47和2.35±1.49,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CHA2DS2-VASc评分分值(DC异常组vs DC正常组:23.4±3.4 vs 22.7±3.4,P=0.016)在DC正常组和DC异常组分别为3.33±1.90和3.86±1.86,具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1.合并高血压是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异常的独立影响因素。2.房颤并DC异常患者卒中风险评分更高。3.DC可能是预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脑卒中的一种新型临床指标。4.右心房左右径与非瓣膜性房颤DC异常可能相关,但需要大样本的进一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