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其子女教育的期望和追求较大影响着子女后来对自己教育目标的设定,父母对子女学习上的思想观念极大影响着子女对学校和上学读书的认识,父母支持的强度与行动力度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子女求学态度,影响子女思想道德品质养成,直至子女的人生追求。端正家长的教育心态,加强对偏远山区学生家长的思想引导,对改善山区教育质量、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围绕家长在认知、情感、意志、动机以及行为等方面的教育心态表现存在的问题,剖析了影响家长教育心态的主要因素,提出帮助家长改善教育心态的对策。
调查了解到,当前偏远山区家长教育心态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对于子女的教育,偏远山区家长们教育心态大致上可以分为过分积极和消极两种情况,当然不否认少数家长能把握好作为家长的分寸。家长的这两种教育心态都是不利于子女的身心发展的。过分积极的教育心态容易走向功利主义,在子女的教育中违背子女身心发展规律,急于求成,以至于扭曲子女身心发展。具体表现为,部分家长为子女的未来向社会上层流动过分担忧,盲目跟风,以远远超出家庭经济承受的能力进行教育投资,给子女报各种补习班。多数家长持消极教育心态,对子女的教育放任自流,不配合学校教育要求,对子女学习情况不闻不问,疏于日常引导。偏远山区家长的这些不良教育心态,既有客观的经济条件原因,也有主观思想原因,与家长自身文化水平、家庭经济状况、山区基础教育薄弱、地方政府对教育政策实施的偏差等问题紧密相关。
消除家长在教育上的不良心态既要从政府大力扶持着手,改善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着手,更要从提升家长自身文化水平角度用力。第一,以完善的制度保障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随读政策,尽可能减少儿童留守农村接受教育而导致父母长期疏于教育而形成习惯性依赖学校的心态;第二,加大偏远山区学校师资队伍力量建设,改善教师生活条件,留住年轻老师,充实师资以完善学生教育管理,引导家长,通过家校合作帮助家长树立良好的教育心态;第三,内外用力,端正家长的思想。一方面政府要加强在偏远山区有关父母教育责任的教育政策、法规宣传力度,另一方面家长也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责任意识,形成家庭重视子女成长成才、切实负起子女日常教育责任的浓厚氛围。第四,国家要加大对偏远山区基础教育的扶持力度,利用美丽乡村、乡风文明建设契机以及基层自治组织家长进行有关子女教育方式方法的指导,提高家长参与子女成长过程、引导子女成长的能力和水平。
调查了解到,当前偏远山区家长教育心态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对于子女的教育,偏远山区家长们教育心态大致上可以分为过分积极和消极两种情况,当然不否认少数家长能把握好作为家长的分寸。家长的这两种教育心态都是不利于子女的身心发展的。过分积极的教育心态容易走向功利主义,在子女的教育中违背子女身心发展规律,急于求成,以至于扭曲子女身心发展。具体表现为,部分家长为子女的未来向社会上层流动过分担忧,盲目跟风,以远远超出家庭经济承受的能力进行教育投资,给子女报各种补习班。多数家长持消极教育心态,对子女的教育放任自流,不配合学校教育要求,对子女学习情况不闻不问,疏于日常引导。偏远山区家长的这些不良教育心态,既有客观的经济条件原因,也有主观思想原因,与家长自身文化水平、家庭经济状况、山区基础教育薄弱、地方政府对教育政策实施的偏差等问题紧密相关。
消除家长在教育上的不良心态既要从政府大力扶持着手,改善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着手,更要从提升家长自身文化水平角度用力。第一,以完善的制度保障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随读政策,尽可能减少儿童留守农村接受教育而导致父母长期疏于教育而形成习惯性依赖学校的心态;第二,加大偏远山区学校师资队伍力量建设,改善教师生活条件,留住年轻老师,充实师资以完善学生教育管理,引导家长,通过家校合作帮助家长树立良好的教育心态;第三,内外用力,端正家长的思想。一方面政府要加强在偏远山区有关父母教育责任的教育政策、法规宣传力度,另一方面家长也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责任意识,形成家庭重视子女成长成才、切实负起子女日常教育责任的浓厚氛围。第四,国家要加大对偏远山区基础教育的扶持力度,利用美丽乡村、乡风文明建设契机以及基层自治组织家长进行有关子女教育方式方法的指导,提高家长参与子女成长过程、引导子女成长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