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树彬教授从肺论治小儿抽动障碍的临床经验总结

被引量 : 23次 | 上传用户:jiahenglip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意义:小儿抽动障碍是一种起病于儿童时期,具有复杂的明显遗传倾向的精神神经障碍性疾病。近年来,其发病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该病目前难以根治且容易反复发作。其病因尚不清楚,西医治疗常常选用有神经阻滞剂的药物进行对症处理,这些药物大多可以减轻症状,但长期应用,常出现胃肠道反应、锥体外系反应等不良反应,且停药后又易复发,并出现可能加重症状的情况,效果并非十分的理想,致使患儿及家长难以接受这类药物的长期与足量治疗,因此寻找安全、有效的治疗,成为目前医学界对本病临床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导师高树彬教授长期从事儿科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儿科常见病、疑难病有其独到的见解,在其众多诊治的疾病中,小儿抽动障碍也为其治效之一。高树彬教授认为此病的病发与邪扰“皮肉筋”密切相关,而中医之“皮脉肉筋骨”分属于五脏,故病位多涉及肺、脾、肝,治疗分层次并配以小儿推拿舒筋通络。导师秉承刘弼成老先生的诊治思想,结合其多年的临床经验和治疗观察,对该病病位涉及至肺的治疗有显著的疗效。目的:探讨导师高树彬教授从肺论治小儿抽动障碍的思想,并总结导师从肺论治小儿抽动障碍的经验,为临床诊治提供新思路和方法。方法:主要采用文献整理、跟师门诊学习、总结相关病例、记录导师具体诊治,临床病案分析,导师高树彬教授临证讲解等相结合的方法进一步研究。内容:全文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简要介绍导师从肺论治小儿抽动障碍的思想来源;第二部分叙述从肺论治小儿抽动障碍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介绍导师从肺论治小儿抽动障碍的治疗特色;第四部分对导师高树彬教授从肺论治小儿抽动障碍的临床医案加以整理分析,以资对导师的从肺论治该病的思想作进一步的补充说明。第五部分探讨从肺论治小儿抽动障碍的意义。结论:本文通过对导师高树彬教授从肺论治小儿抽动障碍的思想探讨及经验总结,以寻求更有效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临床参考有一定的价值。
其他文献
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一直是各界讨论的热点及重点。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存在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于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国来说,文化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不可比拟,
信息时代的教育迫切需要信息化、数字化的课程资源,而电视、电影以其独有的魅力吸引着学生们的眼球,占据他们生活的重要部分,深刻影响着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现在已悄然成为
纳米技术主要包括:纳米级测量技术;纳米级表层性能的检测技术;纳米的加工技术,纳米粒子的制备技术;纳 米材料;纳米生物学技术,纳米组装技术等。
目的 :为了探讨甘草酸铵 2种制剂对慢性病毒性肝炎病人血清细胞外基质 (ECM )的影响。方法 :70例病人随机分为甘草酸二铵组 4 1例 (年龄4 7a±s 13a)和甘草酸单铵组 2 9例 (
文章从内涵、笔画、字形结构、字距行间以及编排艺术规律、色彩浓度等角度分析字体设计中的书法表现,同时对中国传统书法与当代书法表现的字体设计进行比较,还提出字体设计须
长江三峡饮食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广泛的社会性,它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峡腹地著名饮食重庆火锅、川莱的历史渊源及主要风味特色值得研究总结
文章对126名3~5岁儿童施测意外地点和意外内容任务,以考察儿童对自我和他人错误信念理解的发展特点。结果显示,儿童对自我和他人错误信念理解的成绩随年龄增长不断提高。儿童
[目的]通过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并对患者临床检查指标进行分析,以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体质的分布情况以及各体质间检查指标间的差异,为本病的个体化治
<正> 随着改革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近些年社会上出现的一些不良倾向对学校教育产生较大影响。如何抵御有碍于孩子们思想成长的社会负面冲击,改进和加强新时期小学德育工作,
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必须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走绿色发展道路。绿色发展理念是美丽中国建设的观念指引和行动指南,为美丽中国建设开辟新路径;美丽中国建设是绿色发展理念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