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辅助治疗后免疫组化结果改变的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c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新辅助治疗患者在治疗前后免疫组化(IHC)结果发生改变的情况,探究新辅助治疗后IHC结果发生改变可能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乳腺外科接受新辅助治疗的共237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观察描述新辅助治疗(NAT)后IHC指标ER、PR、HER2表达情况出现改变的现象,采用Mc Nemar-Bowker检验分析新辅助化疗前后IHC指标ER、PR、HER2表达情况的差异性;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检验IHC指标ER、PR、HER2的表达情况在NAT后发生变化的情况与变量包括患者确诊时BMI值、确诊年龄、确诊时是否绝经、治疗后手术肿瘤T分期、治疗后手术N分期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来检验免疫指标的转变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NAT前后患者ER和PR表达情况和分子分型的转变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P<0.05,P<0.01)。NAT后PR表达情况改变与NAT后术后病理N分期具有相关性(P=0.040),且与pN分期≥3的患者相比,pN分期为0、1、2的患者发生NAT后PR表达状况改变的情况的概率较小,更倾向于不发生改变。确诊时是否肥胖对NAT后分子分型改变有显著影响(P=0.033),并且确诊时BMI值越高的患者,在NAT后越倾向于发生分子分型的改变(P=0.019);年龄是否大于等于50岁或确诊时是否绝经在样本中没有差异性(P>0.05)。NAT后术后病理N分期与NAT后分子分型改变具有相关性,且与pN分期≥3的患者相比,pN分期为0、1的患者发生NAT后分子分型改变的概率较小,更倾向于不发生分子分型的改变。结论:NAT后IHC指标ER、PR和HER2的表达状况出现改变,其中ER、PR和分子分型的改变据有统计学意义。在相关因素分析中发现,NAT后PR表达情况改变与pN分期相关,相比较于pN分期小的患者,pN分期≥3的患者PR表达情况在NAT后更倾向于发生改变;确诊时BMI值是否≥24具有显著相关性,且BMI值越大的患者发生分子分型改变的可能性越高;NAT后分子分型改变与NAT后术后病理N分期具有相关性;pN分期≥3的患者相比较于pN分期小的患者,分子分型在NAT后更倾向于发生改变。
其他文献
一、清单管理与司法标准化的概念近两年来,清单制度成为一个热点,国家屡次提出运用"权力清单"实现国家和社会治理模式的转变,笔者称之为清单式管理模式。所谓清单式管理,是指"针对某项职能范围内的管理活动,分析流程,建立管理台账,并对流程内容进行细化、量化,形成清单,列出清晰明细的管理内容或控制要点,检查考核按清单执行。它方便快捷地反映出动态化的痕迹,能追溯到
期刊
背景:胃癌是世界上发病率位居第五位、死亡率位居第三位的恶性肿瘤,我国又是胃癌发病率较高的国家之一,我国每年胃癌新发病例数约占全球胃癌新发病例数的一半。随着治疗方法的进步,胃癌的预后有了极大地改善,但部分患者仍有着较高的转移率及术后复发率。脉管浸润已被证明在多种肿瘤中有着促进肿瘤转移及术后复发地潜在作用,但其在胃癌中地具体作用仍不确定。目的:探究胃癌患者发生脉管浸润的危险因素以及其对预后的影响,以期
目的:比较应用一级脾蒂离断法(Primary Splenic Pedicle Dissection,PSPD)和二级脾蒂离断法(Secondary Splenic Pedicle Dissection,SSPD)对脾切除术后的影响。对比在不同患者中分别应用不同脾蒂离断法所取得的疗效,择优选取出适用于目前医疗环境的脾切除方法,为精准医疗提供更优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20年8月间就
中小型企业在我国的各种企业类型中规模最大,对我国的GDP、税收、工作就业、技术创新等的贡献也最大。近年来,随着国家各项经济发展福利政策的实施,越来越多的中小型企业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这极大地加剧了市场竞争,加之经济全球化纵深的影响,中小型企业面临巨大的威胁。在众多的威胁中,一个重要的内部威胁,就是人才流失。无论是对于任何企业还是组织,人才都是其发展的核心推动力,优秀的人才流失必然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
研究目的:抑癌基因TP53和原癌基因HER2在胃癌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虽然既往的相关报告较多,但关于TP53,HER2基因突变与其蛋白异常表达是否一致,以及基因突变和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报道较少。本研究通过对胃癌及癌旁对照组织中TP53基因exon 5、7、8和HER2基因exon 13、22-24、25-26进行基因测序,同时进行p53、HER2蛋白免疫组化染色,比较分析这两个基因突变和蛋
目的:评价快速冰冻病理活检在DD供肾质量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期间在本移植中心行中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Chinese donation after citizen’s death,CDCD)即尸体供者(Deceased donor,DD)捐献肾移植手术的372例供肾病理资料及供受者临床资料,根据供肾病理活检方法的不同将供肾分为快速冰冻组和常规
目的:1、探究在经典原位肝移植术(OLT)中采用双倍灌注液灌注及下腔静脉逆行灌注法经门静脉灌注放血是否可减少再灌注综合征(PRS)发生高危因素,降低PRS发生率。2、探究该方法对术后早期肝功能恢复的有无正面影响。方法:选取66例原位肝移植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19例肝病患者术中采用单倍灌注液灌注及门静脉灌注放血,B组27例肝病患者术中采用双倍灌注液灌注及门静脉灌注放血,C组20例,为对照组采用普
目的:探讨关节腔内应用1g氨甲环酸联合早期夹闭引流4小时与不接受引流在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围术期血液丢失、术后康复及住院时长等方面情况。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骨关节外科2018年7月至2019年10月期间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单侧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所有患者切皮前30分钟静点1g氨甲环酸。其中观察组(n=40)关节囊缝合前撒入1g氨甲环酸留置一枚钳夹住的引流管并于术后4
背景:高位复杂肛瘘的治疗一直是肛肠外科医生的重大挑战,其原因与肛瘘术后复发和肛门失禁直接相关。经肛括约肌间切开术(TROPIS)作为一种新的保留括约肌手术,初步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但这种术式在治疗弯曲狭长、多分支瘘管和术后引流等方面存在不足之处,因此我们尝试联合术中直肠腔内超声(IOEAUS)和TROPIS来解决上述问题。目的:为了评价和分析IOEAUS联合TROPIS治疗高位复杂肛瘘的临床效果
目的:通过对Fournier坏疽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该病的临床特征、诊疗及预后影响因素等情况,以期为Fournier坏疽的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2008年1月至2020年12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50例Fournier坏疽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性别及发病年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病原学检查结果、诊断、治疗和转归。收集如下基本信息资料,临床资料:变量人口学资